叶落知秋和圣光之愿组织起还有行动能力的人,开始清点物资,勘察周边环境,搭建临时庇护所。
【逻辑序列】的议员们开始利用残存的设备,分析土壤、水源和本土生物链,规划长期的农业和工业发展蓝图。
【遗民】和【磐石之心】的代表则负责利用舰体残骸和本土材料,开始构建初步的防御工事和基础设施。
工作繁重,资源匮乏,但没有人抱怨。每一个幸存者都充满了干劲,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正在亲手搭建属于自己的未来。
几天后,在临时搭建的指挥中心(由【微光领域】一个相对完好的舱室改造而成),叶落知秋主持了第一次正式的战后会议。
“首先,我们需要为我们的新家园命名。”她看着围绕在简易材料制成的桌子旁的各位代表,说道。
经过简短讨论,这颗星球被命名为“新生之地”,而他们建立的第一个定居点,则被称为“初火营地”。
“其次,关于未来发展路径。”叶落知秋调出初步的勘察报告,“星球资源丰富,但开发需要时间。我们有几个选择:一是集中所有力量,快速建立一个高度自给自足的封闭城市。二是分散发展,根据各文明特长,在不同区域建立特色聚落,再通过贸易连接。三是……尝试与可能存在的、尚未接触到的本土原始智慧生命进行有限度的接触和引导。”
“我建议选择第二条。”【灵能聚合体】的代表发言,“分散发展可以降低风险,也能更快地适应环境。但我们之间必须保持紧密的联系和资源共享协议。”
“同意。”【逻辑序列】议员补充,“我们需要尽快建立基础的教育和知识传承体系,确保【方舟】数据库里保存的文明火种不会断绝。”
“防御方面也不能松懈。”新任侦查官提醒,“虽然【源海】似乎不再直接威胁,但这片星域并非绝对安全,我们仍需警惕未知的风险。”
会议确定了初步的发展方针:以“初火营地”为核心枢纽,各文明根据自身特点,在周边适宜区域建立前哨站,保持紧密合作,共同发展。
夜幕降临,“新生之地”的夜空清澈,繁星点点,两颗卫星散发着柔和的光芒。营地点起了篝火,幸存者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简单的食物,气氛虽然难掩悲伤,却也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憧憬。
叶落知秋走到临时医疗舱,林逸依旧安静地躺在维生装置中,呼吸平稳,但意识毫无苏醒的迹象。他身体的规则损伤正在以极其缓慢的速度自我修复,但这需要时间,或许是很长的时间。
“我们会守住这份希望的,林逸。”叶落知秋轻声说道,为他整理了一下额前的碎发,“等你醒来,你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她走出医疗舱,仰望星空。作为“观察者”,他们拥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角,去见证一个宇宙的新生。而他们的故事,也将在“新生之地”上,写下全新的篇章。
但在那深邃的星海深处,在那更新后的、庞大而沉默的规则网络之中,是否真的只有平和与观察?那个赋予他们权限的【源海】,在漫长的自检与重构后,又会变成何种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