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组建‘信号响应小组’,成员包括顶尖密码学家、规则分析师、历史学家(分析可能的技术渊源)以及战术评估专家。小组任务:制定多套接触/非接触侦查预案,并模拟各种可能遭遇的情况及应对策略。”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在获得足够情报并完成预案前,绝对禁止向信号源发送任何回复或暴露自身位置的主动探测波。保持绝对静默。”
命令被迅速执行。营地有限的资源再次被调动起来,投入到对未知信号的解密和风险评估中。破译工作进展缓慢,古老的加密方式极其复杂。深空扫描则带来了更多困惑:目标星域的规则环境异常“平静”,甚至平静得有些诡异,缺乏大规模文明活动或激烈冲突应有的规则扰动痕迹,这与“围困”的信号内容似乎存在矛盾。
三天后,【微光领域】的深空侦查模块勉强修复上线,虽然功率受限,但其强大的传感器依然提供了更清晰的数据。
“报告!接收到新的信号碎片!经过增强处理,发现其规则载体频段存在极其精细的……人为调制痕迹!其调制手法……与【源海】早期用于渗透侦察的‘规则伪装’技术有82%的相似度!”
又一个危险信号!
“扫描数据深度分析完成!目标星域规则‘平静’状态确认为非自然形成!存在大面积、高强度的规则遮蔽场特征!该技术……与数据库记载中【虚空编织者】的顶级隐匿手段匹配度极高!”
【虚空编织者】?!那个亦敌亦友、最终选择悲壮救赎的势力?他们的技术怎么会出现在那里?是幸存者?还是技术被他人利用?
情报的矛头似乎指向了更大的风险。
就在此时,破译团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成功破解部分核心加密层!获取到一段疑似信号源内部监控数据转码后的信息碎片!”
一段模糊、晃动、充满干扰条纹的影像出现在主屏幕上:
影像中,是一个光线昏暗、似乎处于地下的避难所场景。拥挤着不同种族的面孔,脸上带着疲惫、恐惧,却又有一丝顽强的希望。他们守护着一些看起来古老而破旧的设备。而在影像背景的一角,一闪而过的墙壁上,有一个被刻意刻画出的、略显粗糙却无比清晰的图案标志——那是一团熊熊燃烧的、姿态狂放的烈焰纹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烈焰焚天的个人标志?!
所有人都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