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深知此事推行,需统筹调度,需择贤吏主理,需严管工料发放,防贪墨、杜虚耗。
然若能推行,
一则可解拥入京城难民过冬之难,亦可安万民之心;
二则可兴土木之利,强国家之本;
三则可砺百姓之勤,固家国之基。
.........
王都尉写着写着,脑门上的汗都落下来了,手中的笔更是顿而不动,无法书写。
“老王,你愣着干嘛?赶紧写啊!写完帮我送去京城,我安置难民这两日花销可不少,必须让陛下给我报销了!”
陈北见王都尉停笔询问道。
王都尉放下笔有些难为情:“伯爷,要不还是你自己写吧!你说的这些呈奏上去,怕是要成为治国良策,千古留名,我还是......”
“去去去!赶紧写,别说这些虚头巴脑,千古留名是你能看到还是我能看到咋地,要是真能成为治国良策,惠及的也是天下百姓,
只要陛下不昏庸,执行下去你写我写都一样,京城都有这么多难民,别的地方呢!”
王都尉拗不过陈北,还是按照他说的战战兢兢写了出来。
没写之前,他还考虑是不是把陈北之前写的重新誊抄,写完之后誊抄个屁啊!丑就丑了。
皇庄外,陈北叮嘱:“见到陛下,告诉他,这两日安置难民的银两给我补偿一下,一共是2000两银子,另外你回来的时候把城里的难民全都给我带过来。”
换做以前,王都尉肯定会说陈北是痴人说梦,私自安置难民不处罚你就算了,还想让陛下补偿你私自安置难民的损失?想屁吃!
可现在,有了以工代赈之策,恐怕是这位小伯爷又要起飞了。
王都尉不敢耽误,路上遇到陈靖,陈靖给他打招呼,他也没理,骑着马抱着挂在怀里的布包,大喊着
“让开,让开,让开!”疾驰而去。
即使进城门也未减马速,要知道只有紧急军情和边关急报,信使才能纵马不停,疾驰入京,要是无事普通人这样进策马疾驰,视同闯关抓起来可是重罪。
王都尉现在才管不了那么多,对他来说,他怀里揣的可是大乾未来的希望,大乾治国良策,即使被抓又如何,都没这个重要。
也好在今天守城的与他认识,否则此刻肯定带兵追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