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是播州之役,这个地方的历史,比明朝还要悠久,从唐朝开始,就一直由杨家管理,历经三个朝代,七百多年都没有人造反。
可到了万历时期,为什么就突然造反呢?
因为他们和努尔哈赤、奢崇明一样,发现昔日不可一世的大明帝国,如今已然日薄西山。
所以连岛国日本也不甘寂寞,推着几个破澡盆子就敢划过朝鲜海峡,扬言要先灭朝鲜,再吞并大明。}
【万历三大征,明帝国最后的辉煌。
别看万历平时抠抠搜搜的,出去打仗哗哗的花私房钱犒劳将士,到死都还在关心前线军事。
丰臣秀吉出兵十四万打朝鲜,结果被大明打到自闭两百多年,一直到近代美国黑船开关。
朝鲜第一战神李舜臣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进入李如松的中军大帐里。
李如松不死,努尔哈赤永远没有反的机会。
很难想象,打赢三大征的明帝国在此之后国力断崖式下滑,最后不到半个世纪就亡国了。
张居正攒下的那点家底,几场仗下来就打光了。】
万历一朝的群臣都不敢抬头看皇帝,谁不知道张居正这个名字不能提,结果天幕一次次的说有张居正,才有万历中兴。
万历无声叹了口气,他的心情复杂极了,对先生有感激,有敬畏,还有恨……
现在事实证明,他废掉了张居正改革的措施,是错的。
这让他无比挫败。
张居正看着年幼的万历,没有说三大征必打无疑的话,只觉得自己攒的家底不够多,没能延缓明朝的灭亡。
这让他更加坚定了改革的决心,天幕的出现也会让他的改革阻力变小。
至于其他的,不好意思,忙得很,没空想这种事。
李如松没想到努尔哈赤,这个昔日家奴,竟敢反明。
“将军,你的生死关乎整个大明的命运,不能再冒险带头冲锋了……”
手下人纷纷相劝,谁也不想后代被大清统治啊。
李如松这次很听劝,大明保卫战有多重要,他能不清楚吗?
陛下需要他!
大明其他皇帝对万历三大征打空国库没什么意见,敌人都挑衅到面前了,不打到他们服,都不带停的。
{万历三大征中,宁夏之役和播州之役取胜后,成功剿灭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