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衡:老子实干派

大宋武将都要绝望了,这群文人全都是文曲星,那么保家卫国的武将呢,跟人家说话都不敢大小声。

踏马的,我们想打仗啊!

大宋变大怂,都是这群文官,不仅要骑在武将头上拉屎,还想骑在皇帝脸上吐口水……

彼其娘之……

其他朝代皇帝看不起大宋软骨头,但他们是真羡慕层出不穷的人才。

看看人家的臣子一心报国,看看他们的臣子,尤其是大明……

大明文官:“……我大明官场才是真正的顶级权谋。”

崇祯:“……有你们是我的福气。”

真他妈奇了怪了,不说大宋,他大明也不缺文曲星和忠臣,他咋就没碰上一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袁崇焕、吴三桂、洪承畴……难不成是觉得自己太能了,恃才傲物,所以对他这个皇帝不屑一顾?

地位和权力,还有皇帝最重要的信任,他都给了,就图他们把事办好,结果……

此时的崇祯对宋仁宗那叫一个嫉妒羡慕。

晚年朱元璋这个杀神都要麻了,大宋重文轻武,才会导致文人地位过高、军事制度弱化及奸臣集团横行,最后亡国。

他自登位后一直在翻史书,颁布了“诸人皆许直言,为生员不许”的政令,就是禁止读书人议论朝政,限制官员结交读书人。

结果大明还是亡了。

这群文官,真特么能搞事。

什么东林党、复设,都是蠹虫,全都该杀。

永乐朱棣想到自己为防止武将拥兵自重,创立了宦官监军制度,这就很可能会让文官压制武将。

毕竟,文官想要收买宦官,不是什么难事。

大明,大明啊……

“李斯,你认为天幕所说的科举考试,是否可行?”

秦始皇从结果推论过程,很快就猜到了这是后世王朝的选官途径。

“陛下,这科举考试应与大秦的考试制度相似,只不过考得内容或许更注重儒家方面……”

先前他们了解到汉武帝独尊儒术,自然能想到,其他学说会被压制甚至埋没。

目前大秦授官主要就是军功授官、保举、葆子、自学法律为官等方式,若是将考试制度完善成科举考试,或许能够更好的安抚那些六国贵族。

而寒门,也有了学习的机会和上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