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下一代多学一点为人处世总是没错的,人家能成为奸雄,那就是本事!
【为什么年纪越大越佩服刘备?】
“大哥,说到你了,正好让这天下人都知道,咱们才是正统,曹操那些人都是反贼。”
张飞乐得又干了三碗酒,曹操那个奸雄,哪比得上大哥义薄云天的“德”呢?
“这天幕之说于大局有利,三弟不可太过骄傲……”
刘备也很是开心,死对头见天的被夸,他自然心里也有些想法,没想到风水轮流转,这就到他了。
曹操倒是没说什么,虽是敌对阵营,但他对大耳贼有忌惮,也有欣赏。
大汉朝的皇帝们都打起了精神,张角起义才过去没多久,现在又说到了汉末刘备匡扶汉室,怕是要难上加难。
{小时候总觉得刘备软弱,动不动就流眼泪,现在才明白他的一生何其不易。
三国群雄并起,袁绍凭四世三公之名占据河北,曹操靠家财万贯招兵买马,孙权倚仗父兄坐镇江东,可刘备有什么呢?
一个卖草鞋编草席的出身,却一直坚持匡扶汉室的梦想,经历六次以上的重大失败,还能继续前行。
四十多岁喝多了,不是吹牛说大话,而是反思自己年近半百却功业未建。
那时的他年近五十,与天下英杰都有交手,却向一个二十七岁有学位无工龄的年轻人,虚心登门拜访三次。
后面为了给兄弟们报仇,甘愿赌上一生奋斗的基业。
临终之际,一句君可自取赤诚坦荡,无愧于心。}
袁绍:“……这家世给谁,谁忍得住?”
董卓专权废帝,他袁绍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自当站出来作为士族领袖联合关东诸侯反抗。
没毛病啊,是个男人都要奋起诛逆贼,他袁绍的确没做错。
曹操、孙权:“……他白手起家,我们有家底就容易啦?”
谁没吃过败仗,他们都吃了比刘备更大的败仗!
晚年刘备握住诸葛亮的手,泪眼婆娑,“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诸葛亮感动得无以复加,当场涕泣立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