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李世民留的底子,国力和臣子都是一流的,只要不微操,大唐稳的很,然而……
李治前期靠着贞观老臣开创永徽之治,后期外战失利,民生一塌糊涂,属于一个中等的守成之主。
李治是让大唐疆域达到巅峰,但丢吐谷浑让吐蕃成为帝国,灭百济让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晚年让突厥复国……
这么看,真的是打了个寂寞,让敌人壮大了。】
各个朝代的皇帝:“……真是不怕儿子败家,就怕儿子创业。”
小主,
大唐军事这么强盛的王朝,对外征战无往不利,对内休养生息,给李治攒下了那么丰厚的家底。
只要不作死,贞观之治后面能出几个盛世。
李治在外炫了一圈肌肉后,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盘,又不得不放弃,反而让外患趁机发育……
李治原本还得意于自己打下的疆域超过了阿耶,结果后世人的评价给他泼了一桶又一桶冷水。
他的永徽之治和开疆拓土成就,放在整个华夏帝王中,也算是相当能打。
结果属于一个中等的守成之主?
那大宋的宋仁宗还得了个千古仁君的称号,他怎么也得上千古一帝的桌吧?
就因为老婆当皇帝,就拉低他的历史评价?
李治不服。
李治都要气哭了,武媚娘笑道:“陛下,你忘了,天幕都夸你是雄才大略,乾纲独断的帝王。”
“后世之人是从整个大唐来看你的旷世伟业,跟太宗皇帝相比,谁又能比得上呢?”
反正说一千道一万,人无完人,李治这个皇帝做得并不差。
要不是吐蕃,李治早把新罗从地图上抹掉了,现在东突厥人还在大唐的地盘上,好解决的很。
吐蕃棘手一些,但也不是没办法,哪里就值当李治掉眼泪了。
李治一想到,阿耶选他当太子,不是因为他比大哥他们优秀,而是仁孝。
现在,后世告诉他,打得这些仗都是白折腾,就心堵。
这不就是说,他不是最好的继承人吗?
后世人一直惋惜大哥没能上位,说他是最好的太子,那做出了一番政绩的他算什么?
他才是阿耶最合适的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