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袁术:看我把好牌打烂

牢记一个原则,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历史上除了王莽之外的篡位者,都是军功在身,黄袍加身。

像曹操统一北方,杨坚随宇文邕讨伐北齐,就是军功决定的。

这就像你带团队一样,团队成员一定是忠于你,而不是大公司。

团队做出来成绩,当然有底气跳槽或单干。

那这是因为功高盖主吗?

不全是。

因为走军功升迁这条路时,每打下来一个地方,就需要有官员接管,而接管这个地方的官员,一定是你的亲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等到你南征北战完,全国遍地都是你的亲信。

你不同意,你手下的人也会逼着你让皇帝同意。

当年的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犹豫不决,甚至拿出占卜来决定要不要动手。

张公瑾见状,直接把占卜的鬼扔了一地,一同在场的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也力主李世民,发动政变。

因为长久的军旅生涯,已经让你们的友谊根深蒂固。

功高盖主的不只是你,还有你麾下的党羽亲信。

你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他们也怕被清算,懂了吧?}

各朝代皇帝:“……功高盖主这四个字,李世民已经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

正因为这样,他们才要不断地削弱武将造反的能力。

首先,皇帝一定要控制军饷。

崇祯一上位,到吊死煤山,都在为辽东军饷发愁,吴三桂要一百万军饷才肯回京,就是这样。

朝廷就是穷死,也不能让将军自己发军饷。

一定要让士兵知道,是皇帝养的他们。

其次,皇帝要及时收回兵权。

士兵与将军在战场上,生死之间打出来的感情,是极其深厚忠诚的。

所以,皇帝要安插自己的人在将军身边,且实权大于将军。

像宋朝就没有真正的地方官,与将领一样由皇帝指定,将军只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皇帝要拥有唯一的募兵权,培养新的将领,平衡派系力量。

这几点,在宋明清中尤其明显。

不过,随着王朝的逐渐衰败,对军队的控制力也会逐渐减弱,所以崇祯根本不可能获知,明军与李自成对战的实际情况。

他在紫禁城再如何无能狂怒,再如何焦虑发不起军饷,再如何想要救大明,都只是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