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在少府监造纸作坊的“首秀”,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整个死气沉沉的工坊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亲眼目睹了蔡琰用他们习以为常的“烂”材料和“破”工具,造出了洁白坚韧、远超他们水平的好纸,许多工匠的心态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那些年轻、有上进心的工匠,看向蔡琰的眼神,从最初的怀疑、轻视,变成了惊讶、敬佩,甚至带着一丝渴望。
“蔡督导,您这手捞纸的功夫,真是神了!能教教我们吗?”一个叫阿牛的年轻学徒,大着胆子问道。
“是啊,蔡姑娘,您那蒸煮楮皮的火候是怎么掌握的?我们总是煮过头或者不够烂。”另一个工匠也凑过来请教。
蔡琰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她立刻抓住机会,和颜悦色地解答起来,并亲自示范关键步骤。她讲解得深入浅出,毫无保留(当然,核心秘法暂时保留),让围观的工匠们受益匪浅。
一时间,蔡琰身边竟围了不少虚心求教的工匠,气氛热烈。
管事太监李胖子在一旁冷眼旁观,脸色阴沉得能拧出水来。他没想到,这小女子还真有两下子!更没想到,她这么快就开始“收买人心”了!这还了得?
“都围在这里干什么?!不用干活了吗?!”李胖子尖着嗓子吼道,“该干嘛干嘛去!蔡督导是来‘督导’的,不是来教你们干活的!”
工匠们被他这么一吼,顿时噤若寒蝉,悻悻地散开了。
李胖子走到蔡琰面前,皮笑肉不笑地说:“蔡督导,您辛苦了。不过,这作坊有作坊的规矩,各司其职,不能乱了章法。您有什么‘督导’意见,直接跟咱家说就是了,咱家自会安排下去。”
他这是要架空蔡琰,把她和工匠隔离开来!
蔡琰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李管事说的是。不过,陛下旨意,是让民女‘督导革新’。若不了解具体工序,不与工匠交流,如何‘督导’?如何‘革新’?莫非李管事觉得,陛下的旨意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