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股怨气,不知不觉中,便集中到了风头最劲、规模最大的“云琰纸坊”头上。
“都是‘云琰纸坊’带的坏头!他们一涨价,全城的纸都贵了!”
“听说他们日进斗金,富得流油!却苦了我们这些读书人!”
“奸商!发国难财!”
一些不好的流言,开始在士林和市井中流传。
赵云听到这些议论,气得直跳脚:“放屁!咱们什么时候囤积居奇了?是纸不够用!价格涨了,咱们成本也涨了啊!怎么都怪到我们头上了?”
蔡琰却显得很平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此乃人性使然。我们占据最大份额,自然成为众矢之的。此事,需妥善应对,否则恐损及声誉。”
她意识到,单纯的商业成功,在复杂的政治环境和舆论场中,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必须展现出更多的社会担当和智慧。
一场因新帝登基引发的纸张风暴,将“云琰纸坊”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而这一次,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商业竞争,还有更复杂的道德审视和舆论压力。
卷二的新篇章,就在这机遇与风险并存的背景下,拉开了序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