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在公孙瓒军中的新生活开始了。他被任命为“白马义从”的一名军侯,统领一曲(约200人)骑兵。这些士兵都是幽燕健儿,久经沙场,骑术精湛,但也带着边军特有的桀骜不驯。
初来乍到,赵云深知,要想在军中立足,光靠公孙瓒的赏识是不够的,必须拿出真本事,让这些老兵油子心服口服。他上任第一天,没有摆任何官架子,而是穿上普通士兵的皮甲,亲自到校场,与士兵们一同操练。
“白马义从”的训练极为严苛,尤其是骑射和突击。赵云虽然枪法超群,但系统的骑兵战术和集团冲锋配合,却是新课题。他虚心向老兵请教,从控马、列阵到号令、冲锋,一丝不苟地学习。他身手矫健,悟性极高,很快就掌握了要领,甚至在骑射对练中,凭借精准的枪法和过人的反应,让几个想给他“下马威”的老兵都吃了瘪。
几天下来,士兵们发现这位新来的赵军侯,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为人豪爽,不摆架子,训练时比他们还拼命,渐渐收起了轻视之心。尤其是赵云那一手神出鬼没的枪法,在演练中屡建奇功,更是赢得了不少敬佩。
与此同时,赵云也没有忘记洛阳的纸坊和蔡琰。安顿下来后,他立刻写了一封长信,托付严纲通过秘密渠道送回洛阳。信中,他详细描述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报了平安,也表达了对蔡琰的牵挂,并再三叮嘱她务必保重,若有困难,可向荀攸先生求助。
就在赵云逐渐适应军旅生活,与部下磨合日渐默契之时,联军前线的战局,却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关东联军虽然声势浩大,但内部矛盾重重。盟主袁绍优柔寡断,各路诸侯各怀鬼胎,保存实力,进军速度缓慢。董卓则利用联军迟疑的机会,收缩防线,派出手下头号猛将吕布,率领精锐,驻守汜水关和虎牢关,凭险据守。
吕布的威名,早已传遍天下。他勇冠三军,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称。他的到来,给联军前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几次小规模的试探性进攻,都被吕布轻易击退,联军士气受挫。
这一日,公孙瓒召集麾下将领议事,商讨应对之策。大帐内气氛凝重。
“诸位,”公孙瓒面色严肃,“吕布骁勇,扼守汜水关,我军前进受阻。袁本初(袁绍)催促进兵,然各路人马逡巡不前。长此以往,师老兵疲,恐生变故。诸位有何良策?”
众将议论纷纷,有的主张强攻,有的建议迂回,但都对吕布的勇武心存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