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扑在陶谦身上,放声痛哭,悲切之情,感人肺腑。他边哭边道:“陶公!何至于此!备德薄,安敢担此重任!徐州之事,当由公子与诸位贤良共议啊!”
这时,陶谦临终前安排好的“托孤戏码”正式上演。徐州别驾糜竺,率先出列,跪拜于地,朗声道:“陶使君遗命,乃为徐州百万生灵计!玄德公仁德,天下共知,徐州非公不能安也!竺等,愿奉玄德公为主,共保徐州!请玄德公以大局为重,万勿推辞!”
紧接着,与刘备交好、且看清形势的陈登等人也纷纷跪拜:“请玄德公继任州牧,保境安民!”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心甘情愿。以曹豹为首的部分徐州本土武将,脸色铁青,眼神中充满不甘和疑虑。他们世代在徐州为将,岂愿轻易屈居于一个外来者之下?但陶谦遗命在前,糜竺、陈登等文官大族已表态支持,加上刘备有关、张、赵等猛将和解围之大功,他们一时也不敢公然反对,只能沉默不语,冷眼旁观。
关羽、张飞见状,心中焦急,生怕大哥再次推辞,错失良机。张飞更是急得直搓手,恨不得替刘备答应下来。
赵云站在刘备身后,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明镜似的。他知道,这是关键时刻,刘备的态度将决定一切。他悄悄向前半步,低声道:“主公,陶公遗命,民心所向,此乃天授徐州于主公也!为苍生计,不可再辞!”
刘备哭了半晌,见火候已到,终于缓缓抬起头,擦去眼泪,脸上露出悲壮而决然的神色。他环视众人,最终目光落在曹豹等面露不服的将领身上,沉痛而坚定地说:
“陶公厚恩,备……虽万死难报!今日公以州事相托,备本不敢当。然,念及陶公临终嘱托,念及徐州百姓殷切期盼,备……若再推辞,是为不忠不义也!备,虽才疏德薄,然必竭尽心力,保境安民,上报陶公知遇之恩,下安黎民黔首之望!诸公今日之言,备……领受了!然,备有三事,需与诸公约法!”
众人屏息凝神。
刘备肃然道:“其一,备暂领州事,待陶公子成年,必当归还!其二,州中政务,一依旧例,诸位各安其位,同心协力!其三,严守疆土,抚恤伤亡,恢复生产,与民更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