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烟率千机阁精锐出发,随行携带空心银簪,内注抗寒药剂。每遇冻僵之人,便以银针刺入穴位注药。牲畜则喂食特制草料,混入辣椒与姜汁,保持体温。
当夜,陈墨亲自坐镇工坊,等候铸件消息。鼓风机空转,发出低沉嗡鸣。他立于熔炉前,手中摩挲着那块含银灰纹路的铁片,目光沉静。
第四日清晨,铸件抵达。十二名壮汉押车入坊,铁轮压过冰道,发出刺耳摩擦声。陈墨迎上前,亲自查验——铸件完整,无裂无损。
“组装。”他下令。
匠人们立刻行动。张铁山亲自带队,指挥学徒将铸件吊装至基座。水轮轴嵌入齿轮箱,连杆逐一接合。夜半时分,最后一颗螺栓拧紧,鼓风机重新启动。
轰鸣声再度响起,比以往更稳、更沉。
就在众人准备收工之际,一名学徒在检查铸件内壁时,发现一道极细刻痕——非中原文字,形似鹰羽与刀锋交错,深浅一致,显然是用极细刻刀精心雕琢。
他伸手去擦,指尖刚触到痕迹,忽听头顶传来一声金属轻响。
抬头望去,一根支撑梁的铆钉正在松动,微微晃动,尚未脱落。
学徒张嘴欲喊,声音卡在喉咙。
那铆钉晃了两下,终于坠落,直直砸向下方尚未封盖的齿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