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叫布局。
孙大海猛地睁开眼,眼神锐利如刀。
他快步走回办公桌,拉开抽屉,从一堆文件中翻出了江澈的个人档案。
照片上的年轻人,眉目清秀,甚至带着几分学生气的腼腆。档案上的履历干净得就像一张白纸,家庭背景一栏里写着“普通工人家庭”,社会关系更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普通?
孙大海看着那张照片,心里冷笑。
如果这样的人都算普通,那他孙大海在官场里摸爬滚打这半辈子,简直是活到了狗身上。
他忽然想起了一件被他忽略的事。
上次开会讨论水泥厂改制的问题,那个烫手的山芋谁都不敢接。最后是他亲自点将,问江澈有什么看法。
当时江澈说了什么?
“我认为,水泥厂改制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其复杂性已经超出了我们镇一级能处理的范畴,建议由县里牵头成立工作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时,所有人都以为他是在甩锅,是想把难题推给上级。李卫国甚至还脑补说,他这是在保护青龙镇的干部。
现在想来,这哪里是甩锅?
这分明是以退为进!
他早就看透了,凭青龙镇这几杆枪,根本搞不定水泥厂那几百号愤怒的工人。与其自己接手,最后弄得一地鸡毛,还不如一开始就把县里拉下水。让县里出面,级别更高,资源更多,解决起来自然名正言顺。
这一手“乾坤大挪移”,既解决了问题,又让青龙镇避免了背锅的风险。
而他自己呢?虽然被迫加入了工作组,但从头到尾,他都只是个“协助工作”的代表。事情办好了,功劳是县里的,他最多算个“表现突出”;事情办砸了,责任也是县工作组的,他一个镇代表,能有多大责任?
高明!实在是高明!
孙大海感觉自己的后背有些发凉。
他发现,自己和李卫国,就像两个站在第一层的人,而那个叫江澈的年轻人,至少站在第五层。他们沾沾自喜,以为看懂了他的操作,其实他们看到的,只是他想让他们看到的东西。
这个年轻人,到底想干什么?
孙大海排除了“争权夺利”这个最常见的动机。因为江澈所有的行为,都在极力地避免站到聚光灯下。他就像一个顶级的刺客,一击得手,立刻远遁千里,深藏功与名。这种风格,和官场上那些削尖了脑袋往上爬的“卷王”截然相反。
那么,他图什么?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孙大海的脑海中浮现。
会不会……他什么都不图?
他就像一个棋艺高超的国手,误入了一个小镇的棋社。他看着满屋子的臭棋篓子,觉得无聊,又觉得碍眼。于是,他随手指导几步,清理一下棋盘,目的仅仅是为了让自己能有一个清净的环境,可以安安静静地喝茶、看风景。
而青龙镇的这些所谓的“风波”,所谓的“难题”,在人家眼里,可能就跟棋盘上几颗放错了位置的棋子一样,随手拨乱反正罢了。
这个念头让孙大海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