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交通局长的赞赏,这个方案有水平!

局长钱卫东正为一个电话焦头烂额。电话是市里打来的,询问青龙镇古桥项目为何迟迟没有进展,言语间颇有不满。

钱卫东放下电话,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青龙镇那个破事,他比谁都清楚。一边是县里催着要的交通项目,一边是市里发了话要保的古迹,两头他都得罪不起。他正琢磨着要不要亲自下去一趟,敲打一下孙大海,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设计院的刘建国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脸上带着一种古怪的潮红。

“钱局,大喜事!”

“喜什么事?”钱卫东没好气地问,“市里又来催了,我都要愁死了。”

“别愁了!”刘建国把一份文件拍在钱卫东桌上,正是青龙镇那份方案的复印件。“您看看这个!青龙镇的问题,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漂亮至极!”

钱卫东狐疑地拿起方案,看到封面上“一桥双景,古今交辉”几个字,眉头先是本能地一皱。搞什么花里胡哨的。

可当他翻开图纸,看清那新旧两桥并立的规划时,整个人瞬间定住了。

他的表情,和半小时前的刘建国如出一辙。从不屑,到震惊,再到不可思议。

作为交通局长,他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刘建国这个技术专家又不一样。刘建国看到的是设计的巧妙和艺术价值,而钱卫东,一眼就看穿了这个方案背后蕴含的巨大政治价值!

这个方案,太有水平了!

它的水平,不在于工程技术有多高超,而在于它完美地解决了所有矛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首先,它满足了交通局的硬性要求,新桥通车,项目落地,政绩有了。

其次,它回应了市领导和文化界的关切,老桥保留,还给修缮,谁也挑不出毛病。

最关键的是,它不是简单的和稀泥,不是左右逢源的妥协。它是在创造价值!它把一个棘手的矛盾点,硬生生变成了一个闪闪发光的亮点!

“一桥双景,古今交辉……”钱卫东喃喃自语,越品越觉得这八个字精妙绝伦。

这要是建成了,以后上级领导来视察,车队从新桥上呼啸而过,他可以指着旁边的古桥说:“领导您看,我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也绝不忘记守护历史的根脉!”

这格局,这站位,一下子就上去了!

“老刘,”钱卫东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刘建国,“这个方案,是谁想出来的?”

刘建国摇了摇头,神秘地笑了笑:“青龙镇那边口风紧得很,只说是‘集体智慧’。不过我敢肯定,背后必有高人!”

钱卫东点了点头,心中了然。他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直接拨通了孙大海的办公室。

……

青龙镇,书记办公室。

孙大海和李卫国正在对着规划图,畅想着“一桥双景”的宏伟蓝图,桌上的电话骤然响起。

孙大海拿起电话,听到对方的声音,神情立刻变得恭敬起来。

“喂,钱局长,您好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