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省委震动,责成彻查二十年前的旧案!

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信访举报中心。

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铺着灰色地毯的地面上切割出整齐的条纹。空气里有淡淡的纸张和墨水味,混合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茶香。这里是全省所有举报信件的汇集地,每天都有成百上千封信件、邮件从四面八方涌来,承载着形形色色的诉求与冤屈。

大部分信件最终的归宿,都是根据流程分拣、登记、转办。只有极少数,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被直接送到某位领导的案头。

省纪委副书记王建业的秘书小张,像往常一样,将一份厚实的EMS特快专递文件袋,轻轻放在了办公桌的左上角。

“王书记,这是今天早上刚到的加急件,收件人指明是您亲启。”

王建业正戴着老花镜,审阅一份关于某市国企改制问题的调查报告。他年近六旬,头发花白,但腰板挺得笔直,眼神依旧锐利。听到秘书的话,他只是“嗯”了一声,目光并未离开手中的文件。

在他这个位置,每天都会收到类似的“亲启”信件,其中九成以上,都是些反复申诉的旧案,或是捕风捉影的匿名攻击。他早已习惯。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王建业才处理完手头的文件。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端起桌上的保温杯喝了一口浓茶。茶叶是普通的茉莉花茶,提神,不伤胃。他的目光这才落到那个牛皮纸文件袋上。

袋子很厚,沉甸甸的,显然内容不少。寄件地址是省邮政总局,没有寄件人姓名。

王建业拿起拆信刀,平整地划开封口。

他没有直接去看信件内容,而是先将里面的东西全部倒了出来。几十张高清彩色照片,一本用塑料薄膜密封的陈旧账本,以及一份打印得工工整整的举报材料。

这个开场就让他微微提起了些兴趣。不同于那些用各种稿纸手写、字迹潦草、情绪激动的举报信,这份材料的专业性,从第一眼就显露无疑。

他先拿起了那份举报材料。

第一页,是举报人的身份信息。

“林晓,女,华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执业证号……”附带的还有身份证复印件。

王建业的眉头几不可察地挑了一下。华诚律所,他知道,省内顶尖的律所之一,尤其擅长处理大型经济案件。一个高级合伙人,用自己的职业身份和前途做抵押,进行实名举报。这封信的分量,瞬间就变得不一样了。

他的神情严肃起来,重新戴上老花镜,从第一行字开始,逐字逐句地阅读。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中央空调轻微的出风声和纸张翻动的声音。

王建业看得非常慢,也非常仔细。他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但握着纸张的手指,却在不知不觉中收紧。作为在纪检战线工作了三十年的老兵,他见过太多构陷与谎言,也挖出过太多被掩盖的真相。他的眼睛,就像一台精密的测谎仪,能轻易分辨出文字背后的真伪与虚实。

这份材料,没有愤怒的控诉,没有悲情的哭诉,更没有空洞的口号。

它像一份冷静到近乎残酷的案情分析报告。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每一个环节都清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