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被地图遗忘的角落,最后的留守者!

档案馆的铁门发出“吱呀”一声,一股陈旧纸张和灰尘混合的气味扑面而来。老张殷勤地打开了所有的灯,整个库房瞬间亮如白昼。

“江顾问,您要查哪一年的?关于哪方面的?”老张搓着手问。

“时间不确定,大概是五到十年前。”江澈一边说,一边走向那一排排顶天立地的铁皮档案柜,“内容……关于全县偏远村落的扶贫、基建规划,或者地质勘探报告之类的。”

这是一个非常模糊的范围,工作量巨大。老张正想说这可不好找,却见江澈已经戴上白手套,自己动手,拉开了一个标注着“扶贫办-201X”的柜子。

“张叔,您去忙吧,我自己来就行。找到后我跟您说一声。”

“这……行吧,那您有事随时叫我。”老张见江澈一副熟门熟路的样子,也不好再说什么,给他泡了杯热茶,便悄悄退了出去,守在门口。

库房里只剩下江澈一个人。

他站在一排排冰冷的档案柜之间,仿佛置身于一片由时间和文字构成的森林。

【过目不忘】,启动。

他的目光,像最精密的扫描仪,开始飞速地掠过一份份已经泛黄的文件。

扶贫项目报告、交通建设规划、水利设施图纸、年度工作总结……无数的文字、数据、表格,像潮水般涌入他的大脑,被迅速地分类、筛选、过滤。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一个小时。

两个小时。

老张在外面已经打起了瞌C睡,又被冻醒了好几次。他透过门上的小玻璃窗往里看,只见那个年轻的县领导,依旧像一尊雕塑,不知疲倦地从一个柜子,走到另一个柜子,翻阅的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终于,江澈的动作停了下来。

小主,

他的手指,停留在了一份落款日期为八年前的、由县交通局和扶贫办联合出具的《关于对部分特困村落实施“村村通”工程补充规划的报告》上。

在这份报告的附件里,他找到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云顶村”。

报告里对这个村子的描述只有寥寥数语,却字字触目惊心。

“地处我县与长阳县、安平县三县交界之鸡鸣山深处,海拔1500米以上,常年云雾缭绕,故名云顶。全村在册127户,常住14户,均为60岁以上留守老人。通往外界唯一途径为清末修建之‘飞云索桥’,木质结构,全长180米,横跨黑龙涧,桥体老化严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建议立即筹备资金,勘探新址,修建永久性便民桥。”

报告的后面,还附着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一座看起来摇摇欲坠的铁索吊桥,悬在深不见底的峡谷之上,云雾从谷底升腾而起,让那座桥看起来像是通往天国的阶梯,又像是随时会断裂的蛛丝。

江澈的目光继续向下。

他看到了一份会议纪要。是当年的县政府常务会议。会议上,原则上通过了这份报告,并决定将“云顶村便民桥”项目,列入下一年度的财政预算。

然而,当江澈翻到下一年度的财政预算报告和重点工程项目列表时,“云顶村”三个字,却消失了。

他没有停下,继续向后翻阅。

又过了一年,又一份类似的报告被提了上来,措辞更加紧急,说索桥的几根主承重木已经出现裂痕。

然后,又是一份会议纪要,再次“原则上通过”。

再然后,又一次在最终的计划里,石沉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