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的震撼,来自于系统最后的结论。
纸条,不是她写的。
江澈的手,在桌下悄悄探入口袋,指尖再次触碰到那张小小的、被体温捂热的便签纸。
如果不是刘敏,那会是谁?
一个同样了解内情,却比刘敏更胆小,更接近危险源头的人?一个被恐惧攫住,只能用这种最隐秘的方式,发出最后一声警告的“幽灵”?
江澈的后背,再次感到一阵寒意。
这意味着,在这间办公室之外,在这堆材料之外,还存在着一个他完全看不见的、更危险的战场。而那个写纸条的人,很可能就身处战场的中央。
他必须找到这个人。
不光是为了查案,更是为了自保。一个活在恐惧中的人,是最不稳定的因素。他今天能递来一张警告的纸条,明天就可能在巨大的压力下,做出任何无法预测的事情,甚至把他江澈也拖下水。
可怎么找?
江澈看着桌上那几份来自不同部门、却有着相同笔迹签名的文件,陷入了沉思。
这个“幽灵写手”,就是解开一切谜题的钥匙。只要找到他,就能顺藤摸瓜,挖出他背后那个让他如此恐惧的存在。
他需要一个合理的、不引人怀疑的理由,去接触那些可能与此案相关的部门,去看到那些部门里,其他人的笔迹。
一个计划,在他的脑海中,渐渐成型。
这个计划,充满了“卷王”的气息,完美符合他“积极上进、渴望为处里分忧”的新人形象。
他要主动申请,成立一个“省纺织印染厂历史遗留问题专项工作小组”。
这个小组,不需要级别多高,甚至可以只有他一个人。但它的名头,必须足够大,要由办公厅牵头。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去社保、国资等相关单位,调阅“所有”相关卷宗,并要求当年的经办人员,对材料进行“重新核对确认并签字”。
小主,
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繁琐,枯燥,吃力不讨好。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一个想不开才会往自己身上揽的活。
但只有江澈自己知道,他的目的,根本不是那些卷宗,而是卷宗后面,那些人的“签名”。
他要在无数的签名中,找到那个在末尾画圈的“幽灵”,还要找到那个笔迹颤抖的“告密者”。
这个计划,近乎完美。
唯一的副作用,就是他“卷王”的人设,将彻底坐实,焊死。
“唉……”江澈在心里发出一声长叹。
为了将来能安稳地躺平,现在只能含泪把自己往死里卷。这世上,还有比这更悲催的重生者吗?
他整理了一下思绪,将桌上的材料大致归拢了一下。然后,他端起茶杯,站起身,朝着副处长王翰的办公桌走去。
表演,要开始了。
王翰正在审阅一份文件,眉头紧锁。看到江澈走过来,他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