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兑现承诺,给孩子们一个安全的家!

电话那头,市财政局局长王建国热情洋溢的声音,几乎要从听筒里满溢出来。

“江市长!您好您好!哎呀,我正想着该什么时间去您那儿做个工作汇报呢,没想到您先打过来了,这真是……真是让我们财政口的同志们倍感荣幸啊!”

王建国在官场浸淫多年,早已练就了一身见风使舵的本事。这位新上任的江市长,履历惊人,手段通天,上任前就立下了不世之功,背后又有赵市长和省里的鼎力支持,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这种人物,必须第一时间把关系搞好。

“王局长客气了。”江澈的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像秋日里结了薄冰的湖面,平静无波,“以后工作上,还要多仰仗你们财政局支持。”

“您说这话就太见外了!支持市领导工作,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嘛!您有什么指示,尽管吩咐,我们财政局保证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王建国拍着胸脯,话说得滴水不漏。

车内的气氛因为这通电话而变得有些微妙。司机从后视镜里悄悄看了一眼,又迅速把视线移回前方。秘书周源则坐得更直了,他能想象到电话那头王局长那副恭敬热情的模样,心中对江市长的敬畏又加深了一层。新官上任,财政局长这种手握钱袋子的“财神爷”都如此姿态,可见江市长的分量。

江澈没有跟着客套,他看着窗外一栋拔地而起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商业大厦,直接切入了主题。

“王局长,我问一件事。咱们市里,现在能拿出多少钱,来盖一所新学校?”

电话那头,王建国那滔滔不绝的热情,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瞬间卡壳。

足足沉默了三秒钟,才传来他试探性的、明显谨慎了许多的声音:“江市长……您说的是……哪所学校?”

“市聋哑学校。”江澈只说了四个字。

这四个字,像一盆冰水,兜头浇在了王建国刚刚还火热的心上。

市聋哑学校?

王建国脑子里那根最敏感的弦立刻绷紧了。作为财政局长,他太清楚这所学校意味着什么了。那是一笔陈年旧账,一个老大难问题,一个谁碰谁头疼的烫手山芋。二十年前的承诺,二十年间的无数次报告和申请,最后都悄无声息地石沉大海。原因无他,两个字——没钱。

或者说,有钱,但钱要花在“刀刃”上。什么是刀刃?是能出政绩的重点工程,是能拉动GDP的招商项目,是能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的形象工程。一所几十个学生的聋哑学校?它能带来什么?

王建国的脑子飞速运转,话术瞬间切换到了另一种模式。

“哎呀,江市长,您真是心系民生,刚上任就关注到我们教育系统最困难的这块短板,真是让我们这些老同志汗颜啊!”他先是一记不轻不重的马屁送上,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重而为难,“不瞒您说,这所学校的问题,我们财政局也是一直挂在心上的。赵市长和几位分管市长,也多次在会上提过,可……唉!”

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把一个“难”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江市长,您是知道的,咱们云州这几年,摊子铺得大。老城改造刚见了成效,城东的快速路项目、城西的湿地公园项目,还有几个省里的重点工业项目配套,到处都是要用钱的地方。市里的财政,实在是……捉襟见肘啊。”

“前段时间为了创文创卫,刚挤出一笔钱来做市容整治。现在账上的资金,每一分都有它的用处。您看,这新校区的建设,不是一笔小数目,从选址征地,到设计施工,再到后期的设备采购,没个几千万恐怕下不来。这么大一笔专项资金,确实……确实是拿不出来啊。”

王建国这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有理有据。既表达了“我们很重视”,又点明了“我们真没钱”,最后还把问题拔高到了“几千万”的级别,暗示这不是他一个局长能拍板的。

江澈安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他脑海里,那冰冷的系统提示音,此刻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展开了它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