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张飞(二)

于是,张飞下令左右将严颜松绑,并把他奉为上宾,以礼相待。

这一“义释严颜”的举动,不仅体现了张飞“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性格特点,也展现了他并非只有匹夫之勇,更有着识人之明和宽广的胸襟。

此事在正史中也有记载,虽然细节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的义举是一致的,这也让张飞的形象更加丰满,不再仅仅是那个勇猛暴躁的武将。

三、巴西拒敌,威名远扬

义释严颜后,张飞继续挥师西进,与刘备会师于成都。不久,他被封为巴西太守,负责镇守巴西郡(今四川阆中一带)。

建安二十年(215 年),曹操亲率大军征讨张鲁,攻占汉中,曹魏的势力延伸至蜀汉的北大门,西线局势骤然紧张。曹操派遣大将张合率军进至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对巴西郡虎视眈眈,巴西郡陷入危机。

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刘备与孙权在湘水划界,暂时缓和了与东吴的矛盾,随后便派遣张飞率领一万多人迎击张合。

张飞与张合在宕渠对峙了五十多天。张合凭借险要的地形,坚守不出,试图拖垮张飞的军队。

张飞仔细观察地形,发现张合大军驻守的山道狭窄,部队前后难以呼应。于是,他决定采取奇袭的战术。

张飞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沿着一条隐蔽的小路,绕到张合军队的后方,发动突然袭击。张合的军队猝不及防,顿时陷入混乱。

张飞一马当先,率领士兵奋勇冲杀,张合的军队被打得大败,溃不成军。张合仅带着十几名亲兵,从小路仓皇逃走。

这场宕渠之战的胜利,极大地挫败了曹魏的嚣张气焰,巩固了蜀汉在巴西郡的统治。相传,张飞在大破张合后,乘着酒兴,用长矛在宕渠八蒙(也作蒙)山崖壁上凿下“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合于八蒙,立马勒铭”的铭文,也就是着名的《立马铭》。

不过,后来专家学者从铭文的源流、内容及书法等方面加以考辨,认定其为后人伪造,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张飞在这场战役中的英勇表现,以及人们对他的推崇。

四、悲剧结局,令人扼腕

建安二十四年(219 年)五月,汉中之战以刘备的胜利告终,刘备占据汉中,随后称汉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