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川梨纱刚刚结束与欧罗巴分部关于一项新衍生规则逻辑自洽性的视频会议。她的个人终端也收到了同样的最高优先级警报。
当那串符号的影像映入她如同精密仪器般的眼眸时,她的大脑甚至来不及进行有意识的逻辑分析,一种近乎本能的、源自她天赋最深处的战栗便攫住了她。
她面前,那通常只有在深度思考时才会于意识中构建的、用于解析万物逻辑的立体网状模型,竟不受控制地自动浮现、剧烈震荡!模型试图去解析那串符号,却如同用渔网去捕捞光线,绝大部分结构都瞬间穿透、无法捕捉。
但就在那穿透的刹那,她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却本质极高的“逻辑残响”。这残响的“音色”,与她当初在规则殿堂,意识与石碑连接、理解规则本源构成原理时,所触及到的、那支撑起整个规则体系的、最底层公理体系的“声音”,高度同源!
那不是信息,不是知识,而是构成信息和知识的基础框架本身散发出的“气息”!
她猛地从座位上站起,一向冷静无波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近乎失态的震惊。她甚至没有通过秘书,直接用自己的最高权限,接通了林野办公室的加密直线通讯。
通讯几乎在拨出的瞬间就被接通。
两端,是短暂的、充满震撼的沉默。
然后,林野那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却又无比肯定的声音,与浅川梨纱那因极致理性压抑着激动而略显干涩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是‘外面’的信息。”林野说。
“信息载体蕴含规则本源层级的波动特征。”浅川梨纱说。
表述不同,指向的核心却惊人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