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李密的猜忌

虹霓关久攻不下,损兵折将的消息传回瓦岗,魏公李密面沉似水。他高坐于魏公府的书房内,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木的案几,案上摊开的军报墨迹未干,字里行间透出的不仅是战事的胶着,更有单雄信与罗成将帅失和的隐忧。烛光摇曳,映得他眸色明灭不定,那份登基之初的锐气,渐渐被一层深沉的猜忌所笼罩。

“秦琼……罗成……”他低声念着这两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芒。此二人,皆非他嫡系。秦琼乃程咬金结义兄弟,瓦岗元老,在军中威望极高,虽被明升暗降为兵部尚书,但其旧部遍布各营,一呼百应。罗成更是幽州罗艺之子,身份尊贵,武艺超群,麾下幽州铁骑战力冠绝三军,且其人性情冷傲,难以驾驭。

昔日用他们,是因瓦岗初立,需借重其勇武声望。如今西魏草创,根基未稳,这等功高震主、又非我心腹的悍将,岂能安心置于要津?单雄信虽勇,终究绿林出身,头脑简单,易于笼络。可秦琼、罗成……李密手指收紧,骨节微微发白。他想起徐茂功归隐前那意味深长的眼神,想起军中士卒提及“秦元帅”时的敬仰,想起罗成那杆曾令宇文成都饮恨的亮银枪……一股如芒在背的感觉油然而生。

“陛下,”心腹谋士贾闰甫悄声入内,低语道,“虹霓关军报,单王爷与罗将军又生龃龉,攻势受挫。是否增派援军?”

李密抬眼,目光锐利:“增兵?增给谁?是给那莽撞的单雄信,还是给那冷眼旁观的罗成?”他冷哼一声,“秦琼在后方,可有何动静?”

“秦尚书……近日只是按例巡查军械库,并无异常。不过……”贾闰甫犹豫了一下,“其旧部多有微词,认为陛下……待秦元帅不公。”

“不公?”李密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朕让他位居尚书,掌军国要务,何来不公?莫非他还想重掌兵权,做个名副其实的‘天下都招讨’不成?”他顿了顿,眼中算计之色更浓,“传朕旨意:虹霓关前线,粮草补给,按定额八成拨付。告诉单雄信,朕知他艰难,然国库空虚,让他速战速决!另,罗成所部幽州军,此次出征损耗颇大,命其即日拔营,移防瓦岗西寨,休整待命。其所遗防区……由王伯当将军接掌。”

贾闰甫心中一凛。八成粮草,这是明摆着要前线将士勒紧裤腰带打仗;将罗成调离前线核心,移防至相对偏远的西寨,更是明升实降,剥夺其立功机会,并削弱其对主力部队的影响力。陛下这是要对秦、罗一系动手了?他不敢多言,连忙应诺:“臣遵旨。”

数日后,虹霓关前线。单雄信接到粮草削减的诏令,暴跳如雷,却无可奈何,只能催促部下拼命攻城,士气愈发低落。而罗成接到移防令,看着手中措辞冷淡的公文,俊美的脸上覆盖了一层寒霜。他何等聪明,岂会看不出李密的用意?这是鸟尽弓藏之兆!他冷笑一声,不屑争辩,当即下令拔营,率本部人马默默离开前线,前往那偏僻的西寨。军中将士愤懑不平,却见主将沉默,也只能忍气吞声。

消息传到后方兵部,秦琼正在核对军械账簿。闻听罗成被调离前线,粮草被克扣,他握着账册的手微微一僵,良久,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他走到窗前,望着校场上操练的士卒,目光沉痛。他如何不知李密心思?自李密登基以来,他这位“兵部尚书”实则已被架空,昔日麾下猛将被调离分散,军需调配处处受制。他性情忠厚,不愿争权夺利,只愿为国效力,奈何……君王疑心,如刀似剑。

“二哥,”程咬金不知何时溜达进来,拎着酒壶,大大咧咧道,“咋愁眉苦脸的?走,喝酒去!俺现在这逍遥王,快活得很!”

秦琼转身,看着程咬金那没心没肺的笑脸,心中百感交集。他勉强笑了笑:“四弟,你倒是自在。”

“那可不!”程咬金凑近低声道,“俺看那李密,心眼子比马蜂窝还多!你和小罗成,可得留神点!别傻乎乎地给他卖命!”

秦琼默然。他何尝不知?只是……瓦岗基业,凝聚了多少兄弟心血?岂能因个人得失而置大局于不顾?然而,李密这般猜忌掣肘,寒了将士之心,这“大局”,又能维持多久?

夜色中,已半归隐的徐茂功立于山腰小院,遥望西方星野。但见代表秦琼的将星(或为天蓬星)光芒受阻,晦暗不明;代表罗成的白虎星煞气内敛,却有远走之象;而贪狼星(李密)光芒大盛,却邪气凛然,正不断侵蚀、压制周边星辰。

“猜忌一生,君臣离心。”徐茂功轻摇羽扇,喃喃自语,“瓦岗之气,自此散矣。秦琼忠义,罗成傲骨,岂是久居人下、甘受猜忌之辈?李密啊李密,你虽得权位,却已失……人心天道。”

魏公府内,李密听着贾闰甫汇报秦琼沉默、罗成遵令移防的消息,满意地点点头。他认为,这是帝王权术的成功,初步遏制了潜在威胁。然而,他并未看到,秦琼那声叹息背后的失望,罗成那冷漠背后的决绝,更未察觉,那看似稳固的权力基石,已因他的猜忌,悄然裂开了第一道深深的缝隙。

英雄的悲歌,往往始于庙堂之上的,那一缕无声的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