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整编完成

命令既下,独立第一旅这部庞大的战争机器立刻高效运转起来。然而,“整编”二字背后,是无数具体而微、甚至充满阵痛的抉择。

旅部下达的整编原则明确而残酷:“保留骨干,确保战力,形式服从内容。” 但如何将这三万二千余人,巧妙地塞进一万二千人的“官方”框架内,同时又要确保另外两万“超编”人员不散、不乱、战斗力不降,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工程。

林峰、徐翰文、赵刚三人几乎不眠不休,与各团主官、后勤部长、组织科长反复磋商,敲定每一个细节。

首先是“名编”内的三个主力团。 这是独立旅的刀锋,是未来要在正面与日军碰撞的拳头部队。选拔标准异常严格:

· 政治绝对可靠是第一条,由各级政工干部严格把关。

· 军事技术过硬,老兵优先,战斗骨干、神枪手、投弹能手、技术兵种(机枪手、炮手、工兵)必须保留。

· 身体健康,年龄适中,确保部队的突击力和持久力。

原各部队的精英被迅速抽调到一起,重新编组。被选入主力团的官兵,脸上带着自豪,也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他们知道,自己将代表独立旅,最先与日寇交锋。

其次是技术兵种的保留。 赵刚据理力争,林峰全力支持。

· 秦峰的骑兵团被压缩了员额,但保留了最精锐的骑兵连和侦察分队,战马一匹不减。

· 工兵部队被整合,保留了架桥、爆破、筑城的专业骨干。

· 千方百计保留下来的十几门山炮、迫击炮和集中起来的重机枪,组成了旅属炮兵营和重机枪连,由旅部直接掌控。

· 电台、电话班、卫生队等技术保障人员,也尽可能编入正式序列。

最棘手的是那两万余“超编”人员的安置。 这是对林峰和旅党委智慧和魄力的最大考验。

“决不能把这些经过训练的战士解散!”林峰态度坚决,“他们是我们的根基,是我们未来发展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