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硝烟散尽利刃秣马

持续月余的残酷反扫荡作战,终于在日军损兵折将、疲惫不堪地撤回原有据点后落下了帷幕。独立第一旅凭借顽强的意志、灵活的战术以及林峰(在“燧人氏”系统辅助下)精准的指挥,成功守住了根据地核心区,但自身也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当最后一股日军消失在侦察兵的视野中,弥漫在根据地上空的硝烟似乎都淡了几分。但独立第一旅上下并未立刻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一项项繁重而必要的工作随时进行。

旅指挥部迁回了相对稳固的红旗堡。林峰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全面、细致地统计此次反扫荡的损失与缴获。

几天后,一份沉甸甸的统计报告摆在了林峰的案头,由参谋长赵刚亲自汇报。

“旅长,政委,初步统计结果出来了。”赵刚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沉重,“此次反扫荡作战,我旅各部与日军大小战斗共计47次。”

他顿了顿,念出了最触目惊心的数字:“我军阵亡官兵,共计一千八百七十三人。重伤失去战斗力者,五百四十一人。轻伤仍在队者,逾两千人。”

(注:此伤亡数字基于独立第一旅一万二千“名编”及部分补充兵力计算,体现了战斗的极端残酷性。)

窑洞里一片寂静,只有油灯灯芯偶尔爆开的噼啪声。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是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

徐翰文深吸一口气,沉痛地说:“牺牲太大了……很多都是经历过长征和平型关的老骨干啊。”

赵刚继续汇报:“物资消耗方面,步枪弹耗尽库存的七成,手榴弹、迫击炮弹几乎打光。粮食储备因坚壁清野和作战消耗,仅余不足半月之需。”

“缴获方面,”他的语气稍微提振了一些,“共缴获三八式步枪1021支,轻机枪23挺,重机枪7挺,掷弹筒18具,迫击炮4门,各类弹药二十余万发,还有部分电台、望远镜、医疗用品等。日军遗留的粮食不多,但罐头、压缩干粮等应急食品数量尚可。

林峰默默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脑海中,“燧人氏”系统也同步生成了更直观的数据图表。

【人员损失:15.6%(阵亡+重伤)。战斗力折损评估:18%。】

【弹药库存:严重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