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磐石”作坊全力保障,将库存的“雷公”手榴弹和仅有的几十支“启明星”冲锋枪优先配发给主攻部队。
1940年8月20日晚,百团大战的号角在华北各地同时吹响。独立第一纵队的作战区域,也瞬间从寂静变为沸腾。
夜幕下,无数身影如同潮水般涌向正太铁路。“太行”、“吕梁”支队的战士们和成千上万的民兵、群众,挥舞着铁镐、钢钎,喊着号子,将一段段铁轨掀翻、拧成麻花,将枕木堆积起来点燃,冲天的火光映红了夜空。电话线被成捆地割断,电线杆被拉倒。日军的交通大动脉,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陷入了瘫痪。
与此同时,“中条”支队的重点攻击也开始了。在“利刃”分队的前期侦察和引导下,纵队炮兵对预定目标进行了精准的炮火准备。特别是“飞雷”再次展现了其骇人的威力,巨大的爆炸声往往能将据点里的日军震得晕头转向。
紧接着,装备了“启明星”冲锋枪的突击队员们,如同猛虎下山,冲向被炮火削弱的日军据点。密集的自动火力瞬间压制了敌军的抵抗,“雷公”手榴弹则被大量投入碉堡和工事,巨大的爆炸和纷飞的破片让日军伤亡惨重。
林峰亲临一个主要攻击点附近指挥。脑海中,“燧人氏”系统实时显示着各攻击部队的进展和敌我态势。
【A点攻击受阻,敌军侧翼火力点未被完全压制。】
【B点突破成功,我军已冲入据点核心。】
【预警:监测到日军装甲列车从阳泉方向驶来,预计半小时后抵达我破袭区域。】
“命令A点攻击部队,集中所有掷弹筒和‘飞雷’,给我敲掉那个侧翼火力点!”
“告诉B点的同志,不要恋战,迅速肃清残敌,焚烧物资,然后按计划撤离!”
“通知破路部队,加快速度,鬼子铁甲车要来了!完成后立刻向山区转移!”
他的命令通过电台和传令兵,迅速传达到各个战场。部队的执行力在此刻得到了完美体现。受阻的进攻点很快打开局面,成功的突破点则迅速扩大战果然后果断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