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达出身外交体系,年轻时便有“铁面谈判官”之名,如今虽已年近五十,仍保持着近乎苛刻的自律。他的衣着没有丝毫褶皱,手中公文夹上排列着整齐的资料,甚至连笔的角度都摆放得一丝不苟。
他的出现让大厅内的气氛微微一紧。椎名立希和千早爱音迅速迎上,两人都明白,这意味着新星基地在外交事务上要向后退一步,把帝国使团的事务完全交到东协总部来主导。
他的目光在两人身上停留了一瞬。椎名立希沉稳而冷静,千早爱音年轻却聪慧灵动。陈彦达看着这位年纪尚轻、几乎可以和自己子女同龄的少女肩负如此重任,眼神里有一抹复杂的色彩。
他没有开口安慰,却在心底感到一丝惋惜,这个时代让年轻人过早背上了过重的担子。
若是我们这些大人能够做得更好一些,她们现在或许正该过着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在图书馆里埋首书卷,在球场上奔跑,在咖啡馆里谈笑,在练习室中拨弄乐器,甚至,成立自己的乐队也未尝不可。
他在脑海中勉励自己。
交接的过程一丝不苟。陈彦达逐条确认每一份档案、每一个程序,连接待帝国使团时所用的翻译细节、座次安排、外交辞令的备用稿件都要反复检查。他对椎名立希说:“你的准备很完善,但凡事不可只求稳妥,更要留出余地。外交之道,往往差的就是措辞之间的一点疏忽。”
对千早爱音,他则稍稍缓和语气:“年纪轻轻,能在这样的岗位上支撑下来,已是不易。可记住,善意要有,底线更要守住。”
他对工作严苛,对人同样严格,但这种严厉背后,却透着一股长辈的关怀。虽然他没有明说,但在场的所有人都能感觉到——陈彦达既是来接手“丝绸计划”的最高权责,也是以自己的方式在庇护这些年轻的政务与情报干部,让他们不至于在庞大的帝国与彼界局势面前独自承担一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千早爱音静静听着,手指却不自觉地在茶盏边缘打着节拍。
她原以为外交更多是礼仪与笑容的交织,是在话语间寻找妥协与善意。但陈彦达那冷冽的话语,让她第一次真切感受到:
外交更像是一场刀尖上的舞蹈。
她望向会议桌上的文件夹,忽然觉得那些看似平常的字句背后,隐藏着能改变局势的重量。“措辞之间的一点疏忽”,这句话在她脑海里不断回响,让她的背脊微微发凉。
可与此同时,一股倔强的冲动在心底生长。——她不想只是“年轻”的借口,不想只是被同情的对象。哪怕肩膀尚显稚嫩,她也要挺直背脊,去接住这份沉重。
她抬眼望向陈彦达,眼中那抹灵动不再只是单纯的稚气,而多了几分锐意。
如果外交真是刀尖之舞,那我也要学会在上面跳得漂亮。
————————————
待到交接完毕,已是傍晚。
新星基地的政务楼逐渐安静下来。大多数工作人员已经退去,只有走廊上零星的灯光透出冷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