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新星基地中央研究大楼的多学科学术交流中心内,第一次联合学术会议正式召开。
会议室呈半圆形布置,正中央的弧形投影幕墙上,交替显示着两方准备好的资料:帝国的魔法发展史与东协的科学技术进程。
夏雨哲作为燧人计划负责人,率先发言:“今天是我们与帝国魔法学院学者进行首次全面交流的日子。我们希望通过互相理解历史与体系,寻找彼此知识体系的交汇点。”
他的声音平稳,眼神扫过坐在对侧的帝国学者团队。
艾蕾娜·冯·卡斯特微微颔首,身后的几名教授与研究员一字排开,身着深紫长袍,神情肃穆。
而燧人计划的研究员们则更加随意,笔记本与全息终端同时打开,准备实时记录。
首先发言的是帝国魔法学院的副教授杜兰。
在艾蕾娜的示意下,他激活了便携式符文投影匣,一幅幅影像在半空中缓缓展开,仿佛一座历史长河的缩影。
“帝国现今疆域形成于约四百年前,”杜兰开口,“在那之前,魔力的运用分散在数十个封闭的小王国中,每一个地区的术法体系都各自独立,互不兼容。”
他手指在投影上轻轻一划,切换到魔力体系的演变图谱:“大约两百年前,学院提出‘源流假说’,确定魔力本质产生自同一源头,而非地域特异性产物。这是帝国魔法理论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今天我们与贵方交流的基础。”
“所谓魔力,源流假说认为它是一种能量,它包裹着这个世界,”
艾蕾娜在一旁补充:“但请注意,虽然我们已经在魔力的宏观行为上建立了相对统一的模型,对于其微观结构的本质,学院至今仍未能给出完整解释。我们有大量实验现象,却缺乏适合的数学工具来描述它。”
这一点立刻让燧人计划的研究员们相互对视,许多人迅速在数据板上做了标注。
接下来,由夏雨哲代表新星基地介绍彼界的科技发展概况。
他投影出一张巨幅的能源与科技时间轴,沿时间顺序展示了从蒸汽、燃油、电气化,到智能化的演变。
“与帝国不同,我们的能源体系基于可控能量转换,”夏雨哲平静地说道,“包括化学能、电磁能、核能。”
他指向一组投影数据,展示高能粒子探测与能量释放效率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们通过观测与建模的方式,在极高精度下追踪粒子与场的相互作用。这让我们能在不具备魔力感知能力的情况下,实现对能量的稳定控制。”
“这些能量严格遵守特定的规律,而且不会被人类的意志所影响——这是它们与魔力的最大分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