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调配?我们要是再强征粮食,那些中部的农民迟早造反。”
“他们早就不满了,”一个政工官低声说,“最近堪萨斯和俄克拉荷马都有反对征粮的示威。”
“都是被爱国者的人煽动的。”有人打断。
“不是,他们只是饿了。”
争论的声音越来越大。有人拍桌,有人摇头。
“够了。”总指挥站起身,声音压住了所有人,“现在不是互相指责的时候。我们得想办法守住中部。”
他拿起笔,在地图上圈出一条线,“这是新防线。我们把主力集中到这里,缩短战线。西边调两个师去防犹他,北线留防御部队,其他兵力向东转移,准备应对爱国者的可能行动。”
“那南边呢?”有人问。
“南边先稳住。卡伊拉巴的事我们暂时插不了手,墨西哥那边找人谈判。”
“谈判?他们根本不会听。”
“那就找他们的对手谈。”总指挥的语气平静,“任何能让他们内斗的机会,都得用上。”
几秒钟后,会议再次安静。所有人都在看他。
“还有一点。”他停顿了一下,“我们得考虑最坏的情况——如果东协决定直接介入,那就是另一场全面战争。”
这句话让房间里的空气更加沉重。几个人交换了目光,没人出声。
“所以,我们要准备。”总指挥的语气更低,“建立新的防空阵地,调回储备部队,把重要的研究机构向东迁。钢铁盟约答应给我们更多的支援,我们得尽快确认他们的运送时间。”
“钢铁盟约?”政委皱眉,“他们的海军现在跟舢板没什么区别,还能顾得上我们?”
“能不能顾上,不由他们决定。”
“我们得逼他们表态。”
会议持续到了深夜。最后,总指挥拍板:“明天开始,执行封锁令。任何试图离开中部的车辆都要登记,任何传播谣言的人,一律以叛国论处。”
————————————
大洋彼岸。
德国不来梅的造船厂重新开工的汽笛在清晨响起,声音传遍了整个港湾。钢铁盟约的海军复兴计划正式进入第二阶段。船坞里,巨大的龙骨已经架设完毕,焊接火花在雾气中闪烁,工人们戴着防护罩,沿着钢梁攀爬。起重机的吊钩在空中转动,一块块装甲钢板被送入指定位置。
小主,
“注意对准!”监工的喊声被风吹散,“四号船段要提前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