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现在后悔了?晚了!

徐永康和孙福生负责做安全培训,主要讲解电热毯的基本结构,安全标准,强调在生产时如何做到防静电、防火、防短路的知识。

李德才和胡金铭这边讲到个人防护,进行生产时全程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

酒精属于易燃品,还需要保持通风环境。

百名工人在四个技术员的指导下,有条不紊的学习着。

午饭过后,杨帆找到徐永康询问情况。

“杨厂长,他们大部分员工都有工作经验,还都是年轻人,学的都很快,估计三天就可以投入生产了。”徐永康回道。

杨帆很满意的点点头:“徐师傅,如果开始动工,你觉得每天能生产多少条电热毯?生产多少片酒精湿巾?”

根据前世的记忆,临近一月份时,寒流忽然来袭。

松海罕见的出现了零下八度的低温天气。

南方地区本就潮湿,加上低温天气,还没有暖气。

体感要比北方冷太多,家家户户都抢购电热毯。

日缺口5000条以上。

这个年代电热毯,彩电等物,都很贵。

制造原料零件也很贵。

即便周轩通过关系,买的都是市场上的便宜货。

可一条电热毯的成本,原料人工消耗等等核算下来。

已经达到22块6。

很多工人一个月工资,也就买三四条电热毯。

虽然成本高,但价格卖得更高,黑市里电热毯最高炒到85块钱一条。

即便他卖不到这个价格,也能保证利润至少两倍以上。

依旧是暴利!

只不过,这股风潮也就持续到来年3月份,温度直接飙升到15度,电热毯的价格开始迅速暴跌。

很多人当时看到电热毯受欢迎,立刻开始更改生产线去生产电热毯。

结果,赔的血本无归。

对于杨帆来说,这倒不是问题,他的生产线是毛巾改过来的,只是改造发热丝产线花了三万块而已。

等风潮过后,赚取的钱将远远超过他付出的成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除此之外,随着冷空来袭,松海甲肝疫情袭来。

松海卫生意识觉醒,每家每户都会备着酒精。

目前市场上酒精湿巾还没有普及,只有少量厂子在生产,由于方便携带,能多次抽取,在当年也是抢手货。

利润上要比电热毯更加的暴利。

十片装的成本能是两毛五,可以卖到八毛钱。

所以无论是电热毯,还是酒精湿巾,他必须要生产越多越好。

徐永康想了想:“目前机器效率还是差了一些,只要靠人工,电热毯的话,大概每天600到700条左右。”

寒潮来袭后,松海日缺5000条以上,即便一天放进去2000条,也能迅速被消化掉。

杨帆问:“咱们还有没有提升产量的办法?”

“可以实行两班倒的模式,最大应该能提升到1200条。”

徐永康想了想回道:“酒精湿巾的话,十片一包的,我们可以日产3000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