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商人这一招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让刘红梅身败名裂,最后不得不放弃。
刘红梅也因害的一帮工人失业,天天躲着不敢见人,直到大部分工人在其他地方找到了工作,才敢冒头。
既然前世南方商人能攀上主编,那杨帆也可以。
毕竟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
80年代不比21世纪,报纸的爆料几乎决定舆论走向的话语权。
攀上主编这个关系,话语权就是杨帆的了。
无论是这次的工人罢工,还是未来可能会出现的舆论,都会非常有利于他们。
当然云山日报的主编也不是这么容易就攀上的。
需要有一定的人脉才行。
如今张建军,甚至那位在中院里当专委的沈清廉都可以算是他现在的人脉。
杨帆依稀记得主编叫江怀远,就向人脉较广的张建军打听。
张建军告诉杨帆,他听过这号人,但不熟,直接引荐有点不妥。
可他记得沈清廉与江怀远是故交,可以找他试试。
上次和沈清廉吃过饭后,沈清廉和杨帆互换了联系方式。
当时虽然只是客套,但只要拿钱开路,这关系就能给办事。
下午六点。
杨帆出现在中院门前,看到沈清廉后,他就立马凑了上去,将其邀请到他的车上。
来之前杨帆准备了一万现金。
塞给了沈清廉一半。
那沈清廉当即拒绝:“小杨,你这什么意思?咱们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啊!”
杨帆知道沈清廉这是怕他办案子,当即告知他的诉求。
一听杨帆是想借着他的关系,找江怀远办事。
沈清廉也没什么顾忌了,当即把钱给收了起来。
拿出来电话本,用杨帆的大哥大给江怀远家打了电话。
接电话的是江怀远的老婆,说明了晚上会带个朋友去拜访后。
沈清廉就给杨帆指着路,前去江怀远家中。
此次沈清廉摸着那叠钱的厚度,越看杨帆越是觉得这小子上道。
半个小时后。
二人开车来到,江怀远家门口。
这报社的主编,背地里不知收了多少钱,竟然住着别墅洋房。
可见这个年代报纸的话语权,也养肥了这帮人。
只是二人刚刚下了车,却发生了意外情况。
一个细长眼,个头不高,一副精明模样的男人也来到江怀远家。
这人杨帆认识,正是上一世收购红梅毛巾厂的南方商人!
他没有收购红梅毛巾厂,他怎么还会来这里?!
“您是杨帆杨厂长吗?”
令杨帆始料未及的是,那位南方商人竟喊出来了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