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寰宇通衢·万国来朝

后汉异星录 凌阅闻 5549 字 2天前

蔡琰(苏清)正站在一幅巨大的欧亚大陆地图前,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磁钉和丝线标记着最新的情报流。她身着一件月白色绣银丝竹纹的素雅裙衫,外罩一件天青色薄呢半臂,长发用一根简单的玉簪绾起,整个人沉静如水,唯有那双明眸,锐利地扫过地图上的每一个标记。

“博士,” 一名年轻的天听分析师捧着几份整理好的卷宗快步走来,声音压得很低,“刚截获并破译的罗马普通商用电报,发往安条克方向的,内容看似是陶器订单……但其中一组重复数字,经‘琴弦密码本’第七册核对,指向‘月桂山庄’和‘上次的货物已验收’两个短语。与之前貂蝉大人从亚历山大传回的‘索菲亚追索者可能在安条克附近有据点’的线报高度吻合!”

蔡琰目光一凝,立刻接过卷宗。她的指尖划过那组看似普通的数字和破译后的短语,脑海中瞬间构建关联:“‘月桂山庄’…安条克城郊确有此地,属一位富商所有。‘货物’…是‘神启者’需要的物资?还是指代某种‘技术产物’?” 她转向地图,迅速在安条克的位置钉上了一个醒目的红色磁钉,“标记为‘亟需核实’,情报等级‘危’,立刻整理摘要,报送陛下及枢密处。同时,通知我们在安条克的‘光尘’暗线,目标:月桂山庄,查明近期出入货物种类及接收人身份。隐匿第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诺!” 分析师迅速记录,转身小跑离开。

蔡琰的目光再次落回地图。长安、洛阳、亚历山大港、安条克…帝国的信息之网正努力捕捉着来自西方深渊的微弱涟漪。她拿起炭笔,在地图边缘空白处快速书写着推演:

索菲亚追索者(核心?) → 罗马元老院(渗透?) → 埃及贸易站(我方前哨) → 安条克据点(活动频繁) → “货物”(技术?资源?)

关联点:亚历山大港贸易站我方力量薄弱,罗马使节团抵长安(携带信息?)。

电报机键音构成的低沉嗡鸣,此刻在她耳中,如同战争前夕的鼓点。

洛阳·天枢港

当长安的信息流在无形的电波中奔涌时,帝国的东大门——洛阳天枢港,正以另一种方式诠释着“万国通衢”的盛况。

洛水在此汇入黄河,形成一片浩渺的水域。一座座崭新的、用巨大花岗岩砌筑的现代化码头如同巨人的臂膀,伸向波光粼粼的水面。码头上,巨大的蒸汽动力龙门吊车发出低沉的轰鸣,如同钢铁巨兽,挥舞着粗壮的钢索吊臂,将堆积如山的货箱从停泊的巨轮肚子里抓取出来,又稳稳地放置在等待的蒸汽平板拖车或四轮马车上。黑色的煤烟与白色的蒸汽交织升腾,在港区的半空形成一片灰蒙蒙的穹顶。

港区的水面上,樯橹如林,帆影蔽日。帝国最新锐的蒸汽铁甲舰,如同沉默的钢铁浮岛,舰炮指向天空,舰身巨大的星月龙旗在河风中猎猎作响,它们威严地锚泊在深水区,既是力量的展示,也是秩序的维护者。环绕在它们周围的,是体型稍小的蒸汽木壳运输船、高大笨拙的远洋帆船,以及更多形形色色、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罗马式的宽体商船桨帆并用、印度洋特有的独桅三角帆船、波斯湾的尖底快船、南洋群岛色彩斑斓的龙舟大舶……它们带来东方的香料、印度的宝石、波斯的织毯、罗马的玻璃器皿、非洲的象牙、南洋的珍珠,也带来了好奇的目光、交易的渴望与暗藏的心思。

港口外围,一排森严的白色建筑格外醒目。这便是新设立的“海关总署”及附属检疫所。所有入港船只必须在此接受严格的检查。穿着统一制服的海关人员手持硬皮登记簿和蘸水笔,一丝不苟地核对着货单、检查着货物封识。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的检疫官携带着新的、精确度更高的体温测量仪(水银式)和简易化验设备,仔细检查着船员的身体状况和特殊的动植物产品。一切流程都在士兵的监视下高效而冷漠地进行着,帝国的新秩序清晰地写在这些流程之中。

一艘刚刚靠岸的罗马商船旁,船员们正忙碌地卸下成箱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船主是一个精明的罗马人,一边指挥着搬运,一边用蹩脚的拉丁腔汉语与海关税吏讨价还价。不远处,几名波斯流亡贵族模样的人穿着略显陈旧的锦袍,正焦急地围着一名海关官员,其中一人情绪激动,挥舞着手臂:“大人!这些挂毯是我们家族最后的珍藏!在波斯能值万金!这里只估这个价?简直是……掠夺!” 他指着海关估价单上一个在他看来极低的数字,满脸不忿。海关官员面无表情,指着墙上的《海关税则及估价通则》大型公告板,用公式化的语调回答:“估价依据帝国统一市价及产地参考标准。若有异议,可向海关申诉署提交书面证据。下一个!”

孙权(孙阳)并未出现在这喧嚣的码头前沿,他站在港口最高处新建的“望海楼”顶层。巨大的落地玻璃窗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视野。他一身深蓝色海军常服,肩章上的将星闪烁,身姿笔挺,散发着年轻统帅特有的锐气。他手中端着一个精致的黄铜单筒望远镜,镜头扫过海面上密集的帆影、码头上高效的装卸、远处铁甲舰雄壮的轮廓,最后落在那几个争执的波斯贵族身上。

“看到了吗,子敬?” 孙权放下望远镜,对身边肃立的鲁肃说道,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冽,“他们带来货物,也带来仇恨。帝国的港口吞吐着财富,也沉淀着旧世界的怨毒。就像那箱波斯的挂毯,被我们的海关标上了‘新世界’的价格。”

鲁肃的目光也落在那群波斯人身上,眉头微皱:“主公明鉴。这些流亡者,利用帝国海路畅通之便,夹带私货寻求生路,又不满帝国规制。其心可悯,其行亦险。更需警惕者,是其与故国残余势力的勾连。港口人员繁杂,正是传递情报之绝佳通道。”

孙权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丝属于运动员的、极具侵略性的弧度:“所以,‘天听’在港区的眼睛,需要擦得更亮。告诉周瑜,海军巡逻艇对波斯、印度方向来船的重点检查力度,再提升一级。特别是那些‘老面孔’的商船。他们带来的,绝不仅仅是葡萄酒和挂毯。至于罗马人……” 他目光转向那艘正在卸货的罗马商船,眼神变得深邃,“让他们好好看看洛阳的繁华,看看我们的钢铁巨舰。贸易可以谈,但帝国的规矩,必须守。海上的航路,必须畅通无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鲁肃肃然领命。孙权再次举起望远镜,目光越过繁忙的港口,投向更东方——那传说中周瑜舰队的幽灵战舰曾惊鸿一瞥的海域方向。海疆的安宁,同样是帝国通衢的基石。那来自深海的窥探目光,始终如芒在背。

转:神都御道·朝觐暗流

长安·朱雀御道

长安城的中轴,宽阔笔直的朱雀御道,自宏伟的明德门一路向北,直通宫城承天门。这条帝国第一街,此刻正成为展示“寰宇通衢”成就与帝国威仪最为直观的舞台。

平整坚实的黑色水泥路面,在秋日阳光下泛着微光,光洁得能照出人影。御道中央,是两条平行延伸的深深凹槽——这是专为最新式、尚在试验阶段的“轨道公共马车”预留的线路。虽然正式运营还需时日,但这象征着未来陆上快速公共交通的雏形,已足够引起来往人群的驻足惊叹和指点议论。御道两侧,是宽阔的青石板人行道,每隔一段距离便竖立着新式的铸铁雕花灯柱,顶端是明亮的玻璃煤油灯罩,即便在夜间,也能驱散黑暗,令神都的繁华昼夜不息。

今日的御道显得格外庄重肃穆。每隔十丈,便有身着笔挺新式军礼服的帝国近卫军士兵持枪肃立,刺刀如林,在阳光下闪烁着森然寒光。鲜红的地毯铺设在通往皇城的主道上,一直延伸到承天门外巨大的广场。

此刻,地毯之上,一支支来自异域、装束各异的使节团,正由礼部官员引导,在无数长安市民和维持秩序的士兵夹道注视下,缓缓走向那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核心的宫阙。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旗帜在风中猎猎飘扬的声音、整齐的脚步声以及压抑不住的惊叹私语。

罗马元老院使团走在相对靠前的位置。使节长、元老马库斯·埃米利乌斯·李锡尼乌斯身披象征身份的紫边托加袍,神情保持着贵族式的矜持与平静,但那双深邃的灰色眼眸深处,却并非古井无波。他的目光扫过两侧街道,那些高耸的、融合了传统飞檐与巨大玻璃窗和金属框架的新式建筑;掠过士兵手中那造型奇特、有着细长金属管的火铳(后膛枪);最终落在脚下这坚硬、平整、宽阔得超乎想象的道路上。这份超越了罗马引以为傲的“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工程成就,以及其中蕴含的组织力与控制力,让他内心深处的震撼与警惕反复激荡。他拢在袍袖中的手微微动了动,指尖触碰到了一个冰冷而坚硬的微小物件——那是一枚在亚历山大港偶然获得的、刻有奇怪纹路的金属碎片,来历不明,却让他本能地觉得与东方帝国那令人不安的崛起有关。是献给那位东方皇帝以表“诚意”?还是作为某种…警示?

紧随其后的波斯流亡贵族使团则笼罩在另一种气氛中。领头的阿尔达希尔亲王,曾是萨珊宫廷重臣,如今却只能代表流亡王室苟延残喘。他身披象征昔日荣光的锦袍,佩戴着古老的族徽金饰,但眼神黯淡,步伐沉重,每一步都像是在荆棘丛中跋涉。他身后一名年轻随从,脸上尤带未褪尽的愤恨与屈辱,死死盯着帝国士兵闪亮的胸甲和刺刀,那正是踏平他故乡、摧毁他家族荣耀的武器。他紧握的拳头藏在宽大的袖子里,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亡国之痛和对帝国强权的刻骨仇恨并未被繁华景象冲淡,反而在这条通往帝国权力核心的道路上,被无限放大、燃烧。他能感受到周围长安市民目光中混杂的好奇、优越感甚至一丝怜悯,这感觉如同毒液般侵蚀着他的心。仇恨的种子在绝望与屈辱的土壤里,只会更加扭曲地滋长。

再后面的印度藩王使团则显得“入乡随俗”许多。几位身材富态、肤色黝黑的藩王代表穿着缀满宝石的华丽服饰,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不时谦卑地向两侧拱手作揖,脸上堆着讨好的笑容。他们的随从抬着沉重的礼箱,里面装满了象牙雕刻、香料、孔雀石和镶嵌宝石的佛像。他们的态度最为恭顺,眼神中透着对强大帝国的绝对臣服与依附的渴望。

队伍中段,一位衣着普通、与南洋商人随从混在一起的男子,一直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整个使团的行进。他是“天听”密探“夜枭”,代号十七。他的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过每一个使节团成员的表情、动作、眼神交流,捕捉着任何不寻常的细节。当波斯使者队伍中那个年轻随从因愤怒而微微颤抖的肩膀落入他眼中时,夜枭的瞳孔瞬间收缩。他不动声色地稍稍落后几步,靠近一名负责维持秩序的低阶军官,嘴唇微动,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波斯使团,后排左数第三名年轻随从,情绪极端不稳,有破坏倾向可能。记录在案,重点监控。通知驿馆内线,查此人底细,与安西都护府那边清理的波斯余孽名单比对。”

军官面无表情,只是极轻微地点了点头,仿佛在回应上司的正常命令。消息已如电流般无声传递出去。

队伍继续前行。突然间,一行奇特的队伍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那是来自极北之地,不久前才被帝国北征军团彻底收服的“雪狼部”使团。他们穿着厚重的驯鹿皮袍,头戴装饰着巨大鹿角的皮帽,脸上涂抹着靛蓝色的图腾纹饰,抬着巨大的、捆缚着挣扎活鹿的木笼,还有拖曳着整张雪熊皮和巨大猛犸象牙的雪橇车。他们好奇而敬畏地看着周围的一切,看着脚下平整如镜的道路,看着两边高耸入云的楼宇,看着士兵手中能喷吐火焰的铁管(枪)。当那试验轨道的深槽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其中一位年老的萨满巫师竟噗通一声跪了下来,用晦涩的语言高喊着什么,朝着轨道方向做出五体投地的膜拜姿势,仿佛见到了神灵铺设的通天之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原始而突兀的举动,在庄严肃穆的御道上引发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和压抑的笑声。礼部官员急忙上前搀扶解释,场面一时有些滑稽。马库斯·李锡尼乌斯元老目睹这一幕,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东方帝国疆域之辽阔,统御之民族差异如此巨大,从最原始的部落到高度发达的文明尽收囊中……这份统治的难度和其中潜在的混乱因子,或许……是罗马可以深思的地方?

队伍终于抵达了承天门外那足以容纳万人的广阔广场。广场以巨大的青石板铺就,四周矗立着象征帝国疆域四极的巨大神兽石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气魄雄浑。此刻,广场上已是旌旗招展,彩绸飘扬。身着各式耀眼礼服的帝国文武百官分列御道两侧,肃穆而立。广场中央,一条更宽大、更鲜艳的红地毯笔直通向承天门下高高在上的皇帝御座平台。平台四周,金甲曜日的御前侍卫持戟肃立,如同一尊尊金色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