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沉淀着刚猛与默契的六和寺,周易一行人并未远离江南,而是折向往西,行向一处更为清幽的所在。据闻,那位第八位要挑战的高手,便隐居在富春江畔的一处名为“忘机庐”的雅舍之中。
与之前挑战的各位宗师或霸烈、或诡谲、或阴寒、或刚猛的武道风格截然不同,这位高手走的,是一条前所未有的“文道”之路。
路途间,周易向三位年轻人讲述起此人的来历。
“此人姓文,名正阳。”周易语气中带着一丝特别的欣赏,“乃是一位真正的奇才。他自幼天资超绝,聪颖过人,是百年难遇的神童。科举之路,对他而言如同坦途,年纪轻轻便高中状元,踏入仕途。”
“他不仅文章锦绣,更难得的是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五行术数,无所不通。本是济世安民的栋梁之材,官最高曾至太尉之职。”
听到此处,龙云和甘宁真皆露出敬佩之色。独孤求败虽面无表情,却也微微侧耳倾听。
周易话锋一转,略带惋惜:“然其时大宋官场,早已是乌烟瘴气,蔡京、高俅等奸佞当道,结党营私,贪腐横行。文正阳性情刚正,屡次上书直言,却遭排挤打压。他空有满腔抱负与经天纬地之才,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朝纲败坏,江山日颓。最终,心灰意冷,对庙堂彻底绝望,便毅然挂印辞官,于此富春江畔结庐隐居,自号‘忘机居士’。”
“辞官之后,他并未消沉,反而将全部心力投入了毕生所爱的琴棋书画与五行术数之中。或许是因为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看透了世情百态,他的精神力量变得异常强大和纯粹。”周易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他竟另辟蹊径,将毕生所学之文道精华,融入了武学之中!”
“以琴音惑乱心神,以棋局布阵困敌,以书画意境伤人,以五行术数推演变化,自创出了一套玄之又玄的‘精神大法’!此法不重内力招式,专攻人之精神意志,防不胜防,堪称武林一绝。”
三人听得心神震动,竟有人能将文人雅趣化为克敌制胜的绝世武功?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行至富春江畔,但见青山绿水,风景如画。一处简朴却不失雅致的庐舍掩映在翠竹之间,庐舍旁有亭翼然,临于江上,亭中隐约有琴声传来,琴音淙淙,并非杀伐之音,反而令人心旷神怡,不知不觉便放松了警惕。
“好诡异的琴音……”独孤求败眼神一凝,剑意自发流转,斩断那无形的影响。龙云也急忙凝神守心。甘宁真功力稍弱,眼神已微微有些迷离,被龙云轻轻一拍肩膀才惊醒过来,后怕不已。
周易微微一笑,朗声道:“文居士雅音,令人忘俗。在下姓易,特来拜会,请教居士精神妙法。”
琴声戛然而止。
片刻后,一位身着月白长衫、头戴方巾、面容清癯、眼神温润如玉的中年文士,从亭中缓步走出。他看上去约莫四十来岁,气质儒雅,飘逸出尘,仿佛不是武林高人,而是一位饱学大儒。
他目光扫过周易四人,在周易身上停留最久,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平和的笑意:“能于不知不觉间破去鄙人‘清心普善咒’之余韵,阁下修为深不可测。可是近日江湖传闻的‘易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