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齿轮遗言——于观测之站中窥见终末

青铜骨骸——“守墓人青墟”眼眶中的幽蓝火焰稳定地燃烧着,那古老而机械的声音在众人意识中回荡后,便陷入了沉默,似乎在等待回答。它那按在青铜匣子上的手骨,散发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守护意志。

叶凡与叶玄对视一眼,心念急转。对方的问题——“源海是否依然沉寂?”以及“‘他’是否已然归来?”——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也极其危险。回答错误,可能立刻触发未知的防御机制。

叶凡上前一步,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恭敬地行礼,以意念传递信息:“尊敬的守墓人青墟,我们确实是感知到‘源海’回响而来。但纪元更迭,沧海桑田,我们对于您所说的‘源海’现状以及‘他’的信息所知有限,甚至对自身是否就是您等待的‘火种’亦不确定。我们渴望了解真相,了解这片遗迹记载的过去,方能知悉现状,回答您的问题。”

这是一种谨慎的试探,既表明了身份(与源海回响相关),又坦诚了知识的缺失,并将问题抛回给对方,希望能先获取信息。

青墟骨骸眼中的火焰微微跳动了一下,那齿轮摩擦般的声音再次响起:

【……逻辑判定……合理。信息缺失符合‘终焉之夜’后预期。权限确认,允许访问第七观测站基础日志库。】

它那空着的另一只手骨缓缓抬起,指向大厅一侧墙壁。墙壁上那些原本静止的青铜刻痕突然如同水流般活动起来,重新组合,构成了一幅幅动态的、由光与影交织而成的画面,同时,海量的信息流直接涌入众人的意识。

景象一:活跃的“源海”

一片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浩瀚无边的能量与规则之海,呈现出变幻莫测的色彩与形态。规则在其中如同拥有生命般自由地诞生、交织、演化、湮灭,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与蓬勃的“活性”。这就是未被覆盖前的“原初之海”,是万物规则的本源。

景象二:“观测者”的降临

无法形容其具体形态,只能感受到一种超越认知的、冰冷的“注视”降临了“源海”。它并非实体,更像是一段拥有绝对权限的“协议”本身。它就是《泛宇宙存在延续协议》的化身,或者说,是协议的执行终端——“观测者”。

景象三:“终焉之夜”协议启动

“观测者”判定“源海”的过度活性会导致规则熵增最终走向彻底的热寂,不利于“存在”的长期延续。于是,“终焉之夜”协议启动。并非毁灭,而是覆盖。一种绝对统一、绝对稳定的秩序规则,如同无形的夜幕,开始强行覆盖、同化“源海”。活跃的规则被禁锢,无限的可能性被收束,一切都向着永恒不变的“稳定”滑落。

景象四:文明的火种与守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