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侯亮平急功近利,手段拙劣,把事情搞砸了,钟家没办法才只好选择的放弃。
又寒暄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钟小艾便起身告辞。
吴慧芬送她出了门口。
“吴老师,我记得你之前还可惜过,说芳芳和侯亮平当年没有缘分,怪可惜的?”
“现在看来,两人没走到一起反而是件好事。”送走钟小艾后,高育良饶有兴致地问吴慧芬。
也不知道怎么的,今晚上的高育良莫名兴奋,又起了跟吴慧芬较量一番的心思。
吴慧芬闻言,轻轻摇头:“一饮一啄,自有定数。”
“所以有时候坏事不一定就不好,好事也不一定就不坏。”
“你说是吧,育良书记?”
只是话刚说完,吴慧芬又回想起祁同伟曾跟自己说过的: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情绪价值。
于是话锋一转,皱起眉头问:“不过高老师,你说,亮平他向来机灵,怎么会犯出这种低级错误来呢?”
难得吴老师征询起自己意见,高育良心里暗爽:“大概是走捷径走惯了吧,明明看到眼前有阻碍也是视而不见,觉得对方会闪会躲,不愿绕远。”
“这样子能取巧一次两次,但不可能取巧一辈子,需知他背后的靠山也不是就无敌的,总有撞破头的那一天。”
吴慧芬恰到好处地流露出请教的神色:“不知高老师你对这类人怎么看?”
高育良推了推眼镜,语气从容:“我始终认为,做任何事都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就像下棋,既要谋势,也要守本。”
“所以您不认同这种做法?”
“自然不认同。”高育良轻轻拍了拍扶手:
“就像大明时候的言官,他们有的上疏言事,看似忠直,实则揣摩上意,博取清名;
“还有的呢,揣着明白装糊涂,表面上骂皇帝,实则为自己扬名。”
“这些人往往会陷入到一个误区——以为只要站在道德高地,就可以不顾后果、踩踏规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殊不知,政治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游戏。”
“真正的智慧,在于既坚持原则,又懂得审时度势。就像徐阶、高拱,乃至张居正,他们能在权谋场中沉浮数十载,哪个不是既有所为,又有所不为?”
吴慧芬轻轻抿了一口茶,嘴角微微上翘,却仍是那副虚心求教的模样:“那么高老师,如果以明史为鉴,您觉得在当下,该如何把握这个度呢?又或者说明代的官员里您最看好的是哪个?”
“这个度啊...”高育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关键就在于,既要懂得进,也要懂得退。就像海瑞,他固然清名流传千古,可他对朝局的真正贡献,又有多大呢?”
“若说最看好的,我倒觉得严世蕃此人,颇有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