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师指挥部,张百川把中央的回电和那份内线急报并排放在桌上,手指重重地点在上面。
“政委,参谋长,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中央点头了,可鬼子也没闲着,冈村宁次回去搬兵,绥远方向的动静不明,咱们不能干等着挨打。”
关政委拿起中央的回电,又仔细看了一遍,沉吟道:“向晋中发展是大方向,没错,但怎么个去法?几万人的大部队,浩浩荡荡开过去,立刻就会变成鬼子航空兵的靶子。”
“当然不是硬闯。”张百川走到地图前:“还记得咱们之前商量过的武工队吗?现在要加大力度,但要变个法子。”
萧参谋长立刻反应过来:“司令员的意思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对,”张百川的手按在晋中盆地那片区域:“主力秘密集结,但不是去打仗,是去‘搬家’,”
“搬家?”关政委有些疑惑。
“对,搬家,”张百川眼中闪过锐利的光:“晋中有什么?有煤,有铁,有工厂,更重要的是,有被鬼子奴役的矿工和技术人员,咱们根据地里啥都缺,尤其是造枪造炮的车床设备和技术工人,那些大大小小的煤矿附属修理厂、小铁厂,总有鬼子看不住的缝隙,”
他越说越快,思路清晰:“我的想法是组织一次大的战役行动,但目的不是歼灭多少鬼子,而是突入晋中鬼子防御相对薄弱的产煤区,抢,抢车床,抢设备,抢原材料,更重要的是,把那些被压迫的矿工兄弟解救出来,他们懂技术,有力气,是我们建立自己兵工厂最好的基础,”
关政委一拍大腿:“好主意,这是一举多得,既打击了鬼子的战争潜力,补充了我们自己,又发动了群众,扩大了政治影响,比单纯消灭一两个鬼子大队意义更大,”
萧参谋长已经伏在地图上,手指快速移动着:“晋中产煤区,主要集中在阳泉、平定、寿阳、榆次以北这一片,鬼子兵力目前确实收缩,重点守护大城市和交通线,这些矿区守备相对空虚,多是伪军和少量鬼子监护队。但问题是,我们大部队如何隐蔽接敌?行动必须快,鬼子的增援速度可不慢。”
“这就是关键所在。”张百川沉声道,“所以需要周密的部署。我看,可以分几步走。”
他拿起铅笔,在地图上勾勒起来:“第一,参谋长,你立刻制定一个主力部队分批、分路,利用夜间和复杂地形,向晋中北侧山区秘密机动集结的方案,告诉各旅旅长,把看家的隐蔽行军本事都拿出来,谁暴露了目标,我撤谁的职,”
“明白,利用吕梁山的余脉穿插,问题不大。”萧参谋长迅速记录。
“第二,命令此刻正在榆次、太谷附近活动的几支武工队,”张百川继续道,“给他们加任务,不惜代价摸清目标煤矿的详细情况:设备存放位置、守卫兵力部署、换岗时间、矿工居住区位置、以及撤离路线,告诉他们这次行动成败,一半系在他们身上,”
“我亲自给武工队发报,强调纪律和保密。”关政委接口道:“政治部也会挑选一批得力干部,随主力行动,负责接管设备和动员矿工。”
“好,”张百川点头:“第三,等主力秘密集结到位,情报核实无误后,选择夜间,同时发动,以旅为单位,划分攻击区域。教一旅许达部,负责攻击阳泉附近的煤矿,教二旅彭辉部,负责平定方向,359旅陈旅长部,作为总预备队,并负责阻击可能从寿阳、榆次方向来的鬼子援军,358旅老徐部,兵力最强,负责对付可能从正太铁路线来的快速增援,要把铁轨给他扒了,弄几个险要地段设伏,迟滞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