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万元户的喜忧

秋日的阳光,如同融化的金子,慷慨地洒在供销社门口那张新贴的大红喜报上。光线在“万元户光荣榜”几个烫金大字上跳跃,熠熠生辉,仿佛将整个村庄都染上了一层喜庆的色彩。在这份承载着无上荣光的榜单上,“宋家超市”四个正楷字赫然排在第二位,下面还附着一行娟秀的小字注释:“发展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致富”。

这行小字,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围观的人群中激起了层层叠叠的涟漪。

“了不得啊!宋家这才几年光景?从一个小卖部,愣是做成了全县的榜样!”

“你听说了吗?光上个月,他们就挣了这个数……”一个穿着蓝布褂子的男人神秘兮兮地伸出两根手指,在众人面前晃了晃。

“两千?”有人小声猜测。

“呸!”男人啐了一口,压低了声音却难掩艳羡,“是两万!两万啊!咱们在地里刨食,一辈子也见不到这么多钱!”

“两万”这个数字,像一道惊雷在人群中炸开。惊叹声、议论声夹杂着复杂的羡慕与酸涩,汇成嘈杂的声浪。人们看向宋家超市的眼神,既有敬佩与向往,也藏着被时代浪潮抛下的不安。

人群中,刘大爷抽着旱烟,眉头拧成疙瘩,嘟囔着:“哼,不就是会钻营嘛!搞些花里胡哨的包装,东西还是那些东西,价钱就翻几番,这不是投机倒把是什么?想当年咱们搞合作社,那才叫正道!”这话道出了些老一辈人的困惑——在他们眼里,宋家的成功,似乎偏离了“勤劳致富”的老路子。

村支书李为民听见了,拍了拍他的肩膀:“老栓啊,时代不一样了!中央都说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宋家这是响应号召,是光荣的‘万元户’!你看他们,收村里的山货帮大家伙儿增收,这叫‘搞活流通’,不是投机倒把。”

刘大爷沉默了,吐出的烟圈在阳光下散开。他望着红榜,浑浊的眼睛里满是迷茫——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庄,正以他看不懂的速度变样。

与此同时,宋家院子里热闹非凡。县里干部刚走,留下一张鲜红的“万元户”奖状和一台14寸黑白电视机,乡亲们围着宋老实和赵金凤道喜,两人脸上堆着笑,心境却大不相同。宋老实捧着奖状的手微微发颤,既自豪又惶恐:过去在生产队累死累活才几分钱工分,如今成了“万元户”,可“树大招风”的道理他懂,眼前这些热情的笑脸,到底有几分真心?赵金凤却笑得爽朗,给乡亲们倒着茶水:“同喜同喜,都是托了国家好政策的福!”心里却偷偷想:要不是林薇和楚瑶这两个丫头,宋家哪有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