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外面的世界

一九八九年初夏的清晨,宋家超市的木门上,红漆写的“今日盘点”牌子被风刮得轻轻晃。仓库里飘着淡淡的柴油味——那是昨晚宋卫东帮忙检修三轮车时留下的,林薇正把一叠油印的“考察笔记”分给众人,楚瑶则在给每个人塞了个布包:“里面装了馒头和咸菜,火车上的饭贵,省着点花。”

人群里少了个熟悉的身影——王素芬正蹲在超市后门的煤炉旁,给茶叶蛋翻着面,见刘淑珍走过来,她赶紧从兜里摸出个皱巴巴的五毛钱:“淑珍妹子,麻烦你帮俺带块省城的水果糖,小虎昨天还跟俺闹,说从没吃过‘城里糖’。”刘淑珍攥着钱,重重点头:“你放心,俺记着哩,要最甜的那种!”

绿皮火车“哐当哐当”地撞着铁轨,晨雾裹着田野的麦香飘进车窗。刘淑珍把脸贴在玻璃上,手指跟着后退的白杨树划动,嘴里不停念叨:“这火车头得有多少匹马拉啊?比咱屯里的拖拉机快十倍都不止!”

李小明坐在对面,崭新的的确良衬衫领口扣得严严实实,手里攥着个小本子,正数着隧道:“一、二、三!”数到第五个时,他突然抬头问楚瑶:“红梅姐,省城的楼真有三层高吗?”楚瑶笑着揉了揉他的头:“比三层还高,站在楼顶,能看见大半个城。”

林薇望着窗外掠过的砖瓦房,忽然碰了碰楚瑶的胳膊:“还记得三年前咱们坐火车来这儿吗?我连粮票和钱都分不清,你抱着个破布包,生怕被人偷了。”楚瑶愣了愣,随即笑出声:“那时候哪敢想,现在咱们能带着人来考察,还敢琢磨着改超市。”

周晓云从布包里掏出个搪瓷缸,给刘淑珍倒了杯温水:“婶子,您别老盯着窗外,眼睛累。咱们这趟去,不光是看,还得把好东西学回来,以后咱超市也能让屯里人见识见识。”刘淑珍接过缸子,手还在轻轻发抖——这是她这辈子第一次离开宋家屯,心里又慌又盼。

省城百货大楼的玻璃门一推开,冷气裹着香皂味扑面而来,刘淑珍下意识地把胳膊抱在胸前,连脚步都不敢迈了。正前方的自动扶梯正缓缓向上,不锈钢的扶手闪着光,她指着那楼梯,声音都变了调:“这...这楼梯咋自己动?是不是藏了啥机关?会不会把人卷进去?”

周围有人看过来,李小明赶紧凑过去,小声说:“刘婶,俺刚才问了服务员,这叫自动扶梯,踩上去就走,不咬人。”他说着,先小心翼翼地迈了一只脚,见没事,才伸手扶刘淑珍:“婶子你跟俺来,俺扶着你。”

刘淑珍的手紧紧攥着李小明的胳膊,指甲都快掐进他的衬衫里。当扶梯慢慢上升时,她低头看着脚下的台阶,嘴里不停念“阿弥陀佛”,直到周晓云指着楼下说:“婶子你看,王素芬的茶叶蛋摊要是摆这儿,肯定能卖爆!”她这才敢抬头,看着楼下密密麻麻的人,眼睛都看直了:“这么多人...比咱屯里赶大集还热闹!”

林薇和楚瑶走在后面,看着眼前的景象,也想起了现代超市的模样。楚瑶轻声说:“你看那开放式货架,顾客能自己拿东西,比咱现在的柜台方便多了。”林薇点头,从兜里掏出小本子:“我刚才注意到,他们的商品都分了类,粮食归粮食,零食归零食,找起来省劲儿。”

突然,李小明跑过来,手里举着个包装好的饼干盒:“林薇姐!你看这个!饼干都装在铁盒子里,上面还有画!咱超市的饼干要是也这样装,肯定有人买!”他的眼睛亮得像星星,那是曾经在菜市场捡菜叶时,从未有过的光彩。

服装区的营业员走过时,刘淑珍的目光一下被吸引住了——她们都穿着浅蓝色的上衣,胸前别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名字。她拉着周晓云的袖子:“小云你看,她们穿的衣服都一样,看着真整齐,不像咱超市的人,有的穿棉袄有的穿单衣。”

楚瑶正好听见,笑着说:“这叫工装,统一着装显得专业。我刚才问了,是县服装厂做的,咱们回去也能订,就选咱超市的红色,喜庆。”刘淑珍点点头,心里琢磨着:“要是俺也穿这样的衣服,来买东西的人会不会觉得俺也像‘城里人’?”

另一边,林薇正趴在收银台旁,看着收银员开票。那收银员手里的本子分了类,“粮食类”“副食类”写得清清楚楚,她赶紧把这记在本子上:“现在咱们开票都是随便写,以后也按类别记,月底算账就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