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购物革命

宋卫东从南方发回的新潮商品在“精品区”引发的抢购狂潮,像一块投入水面的巨石,其涟漪远不止于丰厚的利润。它让林薇和楚瑶更清晰地看到了消费需求的升级和现有零售模式的局限。那个用玻璃柜台将商品与顾客隔开,需要反复呼喊售货员取阅、效率低下的传统模式,在日益丰富的商品和顾客越来越强烈的自主选择欲望面前,显得愈发笨拙和落后。

与此同时,宋卫东在信件和电话中,不止一次兴奋地描述起他在深圳见到的“新奇商店”——没有柜台,商品全部开架陈列,顾客可以推着小车或提着篮子自由穿梭其间,随意拿取、比较,最后在出口统一结账。他称之为“自选商场”,并断言这绝对是未来零售业的方向。

这个描述,与林薇和楚瑶记忆中的现代超市完全吻合。一颗种子,在她们心中迅速生根发芽。

“我们必须升级!”林薇在管理层会议上斩钉截铁地说,“我们的中心店是宋氏零售的脸面,必须率先转型!我们要把它打造成全市,甚至全省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自选商场!”

这个提议,再次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取消柜台?让顾客自己随便拿?那还不乱套了?商品被偷了怎么办?被损坏了怎么办?习惯了柜台服务的顾客能接受吗?

阻力首先来自内部的老员工,尤其是几位资格最老的售货员。

“王总,这……这能行吗?东西都摆在外面,伸手就能拿到,那手脚不干净的顺手牵羊,防不胜防啊!”一位姓王的老店员忧心忡忡。

“是啊,而且我们都闲着没事干了?这……这不等于砸我们自己饭碗吗?”另一位也附和道,脸上写满了不安。

连宋卫国也有些犹豫:“薇子,想法是好的,但风险确实大。咱们这小地方,人心还没那么‘开放’,管理跟不上,怕是要出乱子。”

面对质疑,林薇和楚瑶没有强行推行,而是开始了耐心的说服和周密的筹备。

第一步,统一思想,培训先行。 林薇组织全体员工开会,她没有空谈理念,而是算了一笔账:“柜台模式,一个店员最多同时服务三五个顾客,效率低下。自选模式,一个店员可以巡视一大片区域,负责理货、导购和防盗,整体用人不但不会增加,甚至可能减少,但服务顾客的总量却能成倍增长!大家的工资不是靠守着柜台来的,是靠商品流通的速度和总量来的!效率提升,生意更好,大家的收入只会更高!”

楚瑶则负责安抚老员工的情绪:“王婶,李叔,你们经验丰富,熟悉商品,正是新商场最需要的!你们不需要再站在柜台后被动等待询问,而是可以主动巡视,向顾客介绍新品,指导他们使用,这比守着柜台更有价值!我们要转型的是服务方式,不是要淘汰大家!”

同时,她们开始着手制定新的员工岗位职责和培训手册,重点培训防盗技巧、商品知识和新服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