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杨帆的三把火

杨帆到任后的第一次全体管理层会议,气氛就降到了冰点。

会议室里,新制作的PPT投影在幕布上,上面密密麻麻的图表和数据让在座的大部分人皱起了眉头。杨帆站在会议桌前端,激光笔的红点在一个柱状图上移动。

“根据过去三个月的财务数据,我们的运营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百分之十八点七。”杨帆的声音平静而坚定,没有任何寒暄和过渡,直切主题,“这意味着,每赚一百块钱,我们就比竞争对手多付出近十九块的成本。”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空调运转的嗡嗡声。

采购部主管李大明——赵金凤的远房侄子,忍不住开口:“杨总监,咱们宋氏向来以质量取胜,成本高一点很正常嘛。”

杨帆推了推眼镜:“李经理,我对比过我们和竞争对手采购的同品类商品,我们的进价平均高出百分之五到八,这不是质量问题,是采购流程和供应商管理问题。”

李大明的脸一下子涨红了:“你这是什么意思?怀疑我吃回扣?”

“我指的是流程问题,不是人品问题。”杨帆面不改色,“目前采购决策过于依赖个人经验和关系,缺乏系统的供应商评估和比价机制。我建议引入供应商竞标制度和统一的采购平台。”

“胡闹!”李大明猛地拍桌而起,“我跟这些供应商合作多少年了?彼此知根知底!搞什么竞标,到时候来的都是些质量没保障的小作坊!”

宋卫东也皱起眉头:“杨总监,做生意不能只看数据。老李的那些关系,是我们一点点积累下来的,多少次帮我们紧急调货、渡过难关。你这一竞标,不是寒了老合作伙伴的心吗?”

杨帆转向宋卫东:“宋总,我理解人情在生意中的重要性。但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成本。我们可以设置供应商评估标准,既考虑价格,也考虑信誉、交货及时率等因素...”

“行了行了,这些大道理我们都懂。”宋卫东不耐烦地挥挥手,“你就说下一步具体要做什么吧。”

杨帆切换PPT,露出下一张幻灯片:“我将推行三项核心改革:第一,全面成本控制,包括采购成本、运营成本和人力成本;第二,建立关键绩效指标考核体系;第三,业务流程再造,优化从采购到销售的全流程。”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窃窃私语,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不安和抵触。

林薇环视一周,开口道:“杨总监的方案我和楚总已经讨论过,确实是我们目前需要的。希望大家积极配合。”

楚瑶补充道:“改革初期可能会有不适应,但长远来看对公司和每个人都有好处。”

散会后,压抑的气氛并没有随之消散。

李大明第一个冲出会议室,嘴里嘟囔着:“什么狗屁成本控制,分明是来找茬的!”

宋卫东也阴沉着脸,对追上来的楚瑶说:“我看这家伙就是来搅局的。什么KPI,什么流程再造,整这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儿有什么用?”

楚瑶试图解释:“卫东,现代企业管理确实需要这些...”

“别跟我说这些!”宋卫东打断她,“我就问一句:自从这个杨帆来了以后,咱们公司的氛围变成什么样了?人人自危,互相猜忌!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楚瑶无言以对。

杨帆的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了,而抵抗也随之而来。

第一把火:成本控制。

杨帆要求所有采购合同必须通过新上线的采购系统审批,超过一定金额的必须三家比价。这一政策直接触动了李大明的利益。

“李经理,这份办公用品采购合同为什么没有走比价流程?”杨帆拿着李大明的采购申请,直接找到他的办公室。

李大明头也不抬:“这是老合作伙伴了,合作十多年了,质量有保障。”

“但价格比市场均价高出百分之十五。”杨帆把一份市场调研报告放在李大明面前,“同样的产品,另一家供应商的报价低百分之二十。”

“便宜没好货!”李大明猛地抬头,“那家是新开的,质量根本没法保证!”

“所以我们才需要建立供应商质量评估体系。”杨帆毫不退让,“请重新走比价流程,否则我无法批准这份合同。”

李大明气得脸色发青,直接冲到林薇办公室:“林总,这活我没法干了!连买支笔都要比价三家,这不是存心折腾人吗?”

林薇安抚道:“李经理,杨总监也是为了公司利益。这样吧,五千元以下的采购,你可以自主决定供应商,但需要做好记录备查。”

这个折中方案暂时平息了争端,但裂痕已经产生。

第二把火:绩效考核。

杨帆设计了一套详细的KPI考核体系,将员工收入与绩效直接挂钩。这在一向讲究人情、论资排辈的宋氏内部引发了强烈反弹。

销售部老员工王师傅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我老王在宋氏干了八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搞什么KPI,不就是变相扣我们工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