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纺机轰鸣觅旧踪

他没有气馁。接着去了国棉十二厂、国棉九厂、第一毛纺厂、第二纺织机械厂……他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巡逻兵,穿梭在杨浦区灰蒙蒙的厂区之间。同样的程序重复了一遍又一遍:在上下班时守在厂门口瞪大眼睛搜寻,然后试图通过门卫或厂办打听,每次都无功而返。

有的门卫比较和善,会多聊几句,但也表示爱莫能助;有的则警惕性很高,盘问半天,最后不耐烦地挥手赶他走;厂办的工作人员更是公事公办,毫无通融余地。一天跑下来,腿都快跑断了,嘴皮子也磨干了,得到的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和“没这个人”、“不清楚”的回答。

夕阳西下,将工厂巨大的烟囱影子拉得很长。肖霄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站在又一家纺织厂——上海第十七漂染厂——的门口,看着最后一批下中班的女工说笑着走出厂门。她们的脸上带着倦意,但眼神明亮,互相讨论着食堂晚上的菜色或者家里的孩子。

一种巨大的疲惫和沮丧席卷了他。十几个厂子问下来,毫无进展。苏晨,你到底在哪里?难道那个消息是错的?或者……你用的根本不是本名?这个念头让他不寒而栗。

就在他心灰意冷,准备离开,明天再继续时,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马路对面。第十七漂染厂斜对面,隔着一条不算宽的马路,是一家规模明显小很多的厂子,厂门有些陈旧,挂着的牌子是“上海红旗纺织配件厂”。看样子是个为各大纺织厂生产配件的小厂。

鬼使神差地,肖霄的脚步顿住了。大型厂都问过了,会不会……苏晨在这样不起眼的小厂里工作?毕竟,她返城后,没有顶替母亲岗位的话,安排工作可能会比较困难,进大厂不容易。

抱着最后一丝渺茫的希望,他穿过了马路,走向红旗配件厂的厂门。这家厂子管理似乎没那么严格,门卫室只有一个打着瞌睡的老头。下班的工人也不多,三三两两。

肖霄照例递上烟,重复了那句已经说了无数遍的问询:“老师傅,打听个人,厂里有没有一个叫苏晨的女同志?二十七八岁,原来闸北的。”

那老头睁开惺忪的睡眼,接过烟,嘟囔了一句:“苏晨?”他皱着眉头想了一下,似乎没什么印象,摇摇头,“没……”

肖霄的心沉到了谷底,最后一丝希望也即将破灭。

就在这时,旁边一个正推着自行车准备出厂门的女工听到了,忽然停下脚步,转过头好奇地打量着肖霄,迟疑地问道:“你找……苏晨?是哪个苏晨?我们车间倒是有个叫苏晨的,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那个。”

嗡的一声!肖霄感觉自己的大脑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撞击了一下!血液瞬间涌上头顶!他猛地转向那个女工,声音因为极度的紧张和期待而变了调:“对!苏晨!她……她是不是二十七八岁?人挺瘦的?话不多?她……她是不是有个女儿?”

那女工被肖霄激动的反应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警惕地看着他:“你……你到底是她什么人啊?问这么仔细?”

肖霄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连忙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脸上挤出尽可能诚恳的笑容:“同志,您别误会。我是她……她以前的邻居,大哥。很多年没联系了,家里老人托我来看看她,听说她在这边厂子里上班。”他心脏狂跳,几乎要蹦出胸腔,眼睛死死盯着对方,不敢错过任何一丝表情。

那女工将信将疑,又打量了他几眼,或许看他穿着体面,语气诚恳,不像坏人,才稍稍放松了警惕,说道:“我们三车间是有个叫苏晨的,挺瘦弱的,平时也不怎么爱说话,干活挺认真的。好像……是听说她一个人带着个孩子,挺不容易的。是不是你要找的那个,我就不确定了。”

三车间!一个人带着孩子! 每一个词都像鼓点,重重敲在肖霄的心上!几乎可以确定了!就是她!一定是她!

巨大的狂喜如同海啸般淹没了他,让他浑身微微颤抖,眼眶瞬间就热了。他强忍着激动,连声问道:“谢谢!太谢谢您了同志!她……她今天上班了吗?什么时候下班?”

“今天……她好像上的中班,应该快出来了吧。”女工看了看厂里,“你在这儿等会儿估计就能看到了。不过……”她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道,“我劝你别在这儿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什么?”肖霄的心猛地一紧。

女工眼神瞟了一下厂门外的马路,声音更低了:“经常有辆小轿车来接她下班,开车的是个男的,看起来像个干部,派头挺足的。苏晨好像……好像不太情愿,但也没办法。我们私下都议论呢……你要是她大哥,还是……还是注意点方式,别惹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