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收网与余波

看来流言是真的!

天,要变了!

然而,正如大纲所提示,斗争远未完全结束。陈国平被带走,仅仅是拉开了最终对决的序幕,而非终点。

他被带往一处指定的地点接受隔离审查,而非直接投入看守所。这本身就说明其案件性质的复杂性(职务犯罪与经济犯罪、刑事犯罪交织)以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保护伞和关系网仍在发挥作用,试图将案件控制在“违纪”层面,避免更严重的刑事指控,尤其是那起骇人听闻的买凶杀人案。

在审查初期,陈国平一度表现得极其顽固和嚣张。他矢口否认所有指控,特别是青龙山谋杀案,将一切都推得一干二净,声称自己对此毫不知情,完全是黑皮或其表弟孙某的个人行为,甚至反咬一口,暗示这是肖霄等人对他的恶意诬陷和商业报复。他依然心存侥幸,指望背后的势力能够介入,将他“捞”出去。

但是,他低估了警方和纪委的决心,也低估了肖霄和周老板等人准备的“弹药”的威力。

周老板通过张叔那条线,持续施加压力。肖霄和李卫东则开始有条不紊地整理并向调查组提供更多关于陈国平利用职权打压浦江贸易、勾结沪东商贸进行利益输送的详细证据,包括之前被抢走的客户名单、异常波动的报价单、甚至一些通过特殊渠道获得的、盖有沪东商贸公章的内部文件复印件。

更重要的是,那个与陈国平素有旧怨的刘副科长,在得知陈国平被带走审查后,审时度势,终于不再沉默,主动向调查组提供了几份关键的内部文件审批记录和会议纪要,明确指出陈国平在多个项目上违规操作、独断专行的行为。

而那个被捕的孙副经理,在看守所里经过反复的政策攻心和证据展示,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为了争取宽大处理,开始更详细地交代他与陈国平之间的权钱交易细节,虽然依旧不敢直接指认谋杀案,但其供词极大地强化了陈国平的经济犯罪证据。

压力,如同层层叠加的巨浪,不断冲击着陈国平的心理防线和他的关系网。他的狡辩变得越来越苍白无力,漏洞百出。

肖霄站在浦江贸易办公室的窗前,听着李卫东和王大锤兴奋地汇报着外面的风声和陈国平日渐狼狈的处境,脸上却并无太多喜悦之色。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将陈国平定罪,尤其是将那起买凶杀人案坐实,让他付出应有的代价,依然是一场艰苦的拉锯战。其背后那些不愿看到事情闹得太大、可能会被牵连出来的人,绝不会轻易放手。

他转过身,目光沉静而坚定:“告诉兄弟们,事情还没完。让大家沉住气,该提供的证据继续提供,但不要再在外面过多议论。尤其是大锤,让你的人收敛点,别再节外生枝。现在,是法律和规矩的时间了。”

他的目光投向窗外,仿佛能穿透城市的喧嚣,看到那审查地点里正在进行的激烈博弈。

陈国平被捕,是阶段性的胜利,是曙光初现。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或许已经过去,真正的较量,却刚刚进入最核心、最艰难的深水区。法律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但要想将其彻底碾碎,还需要更多的耐心、证据和时间。

而他和苏晨、和晓梦的未来,都系于这场较量的最终结局之上。他绝不能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