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名字一出来,厂里的议论声更响了——谁都知道,夏梦秋是李末的妻子,姜诗雅、和秦淮茹都是李末的前妻,刘岚和于莉更是早就跟李末关系亲密,据说他们的男人都是李末的亲戚。
“这李部长可真有本事,一下子把自己人都安排到了关键岗位上。”
“你懂什么?人家都是凭本事上来的。
夏主任以前是文书,写的材料没人比得过。
姜科长搞宣传有一套,上次厂里的文艺汇演就是她策划的。
于莉在财务科干了三年,账算得比算盘还准。
秦姐在医务科干了那么久,从未出错。
娄晓娥在人事科待了这么久,谁的情况都清楚。
刘岚在食堂待了几年,大师傅们都服她。”
“话是这么说,可哪有这么巧的事?刚好这几个跟李部长关系好的,都升职了。”
“你酸什么?有本事你也立个功试试?上次抓盗窃团伙,李部长带着保卫科的人熬了三天三夜,你在哪?”
议论声传到李末耳朵里时,他正在医务部检查药品库存。
夏梦秋拿着报表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担忧:“末哥,外面的人都在说,这些任命是您安排的。”
李末头也没抬,拿起一支体温计,对着光看了看:“身正不怕影子斜。你们能升职,是因为你们有能力,跟我基本上没关系。再说了,就算是真的是我利用职权把你们提拔上来的,那厂领导都没说什么,哪里还轮到他们这些连饱饭都吃不上的人多嘴多舌了?”
说完这话,他放下体温计,看向夏梦秋,“你是厂办主任,以后厂里的文件流转、会议安排,都要盯紧了,别出纰漏。”
夏梦秋点点头,心里的担忧少了几分。
她知道李末不是那种搞小圈子的人,当初她能从文书升到厂办主任,是因为周书记看中了她的细心,杨厂长认可她的能力,跟李末没有半分私情。
除了这几位的升职,李末还趁这次人事变动,把秦京茹、何雨水和于海棠安排进了厂里。
于海棠去了广播站,负责早间新闻和厂区通知。
秦京茹和何雨水则进了保卫科,做文秘工作,帮忙整理巡逻记录和人员档案。
这三个姑娘都是中专毕业,在这时也算是高材生了,是特殊人才,不论去哪里,都会被热情欢迎的。
秦京茹学的是文秘专业,写得一手好字。
何雨水学的是法律,对规章制度门儿清。
于海棠学的是播音,声音清亮动听。
按理说,她们完全可以去更好的单位,可她们却偏偏选择了轧钢厂。
“我就想跟李大哥在一个单位上班,哪怕只是每天见一面,我也开心。”
秦京茹拿着刚领到的工作证,脸上笑得像朵花。
她还记得,当初她是被李末哥哥和秦淮茹带到城里的,而且他们还让自己去上学,这才有了她如今这么好的日子。
现在能进轧钢厂,还是她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