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贾张氏伤病退休

暮色像一块浸了墨的绒布,慢悠悠罩住了四合院的灰瓦土墙。

烟囱里飘出的最后一缕炊烟被晚风扯散,各家窗棂透出昏黄的灯光,夹杂着碗筷碰撞的细碎声响。

本该是寻常人家歇脚的时辰,四合院里面院却藏着不为人知的暗流。

老银币易中海的算盘,又开始噼啪作响了。

说起易中海,院里人大多敬他三分。

他是轧钢厂的八级钳工,工资高、资历老,平日里总端着副“德高望重”的架子,谁家有难处他都愿意“搭把手”,可只有他自己清楚,每一次“帮忙”背后,都藏着精准的算计。

第一次,他借着给贾东旭安排学徒的由头,悄悄攥住了贾家的把柄。

第二次,他又用几句“贴心话”,让贾张氏心甘情愿替他挡了邻里间的闲言碎语。

如今瞧着贾张氏没了儿子拖累,靠着厂里给的抚恤金和自己的临时工工资,小日子竟渐渐滋润起来,易中海心里那杆秤,又开始不平衡了。

“得让她受点罪才行。”

易中海坐在自家堂屋的藤椅上,指尖摩挲着茶杯沿,眼神沉得像井。

他不允许院里有谁能脱离他的掌控,尤其是贾张氏这种“记吃不记打”的角色,若是让她舒舒服服过下去,保不齐哪天就忘了自己的“恩情”,甚至反过来嚼他的舌根。

思来想去,一个阴恻恻的念头在他心底成形。

不只要让贾张氏日子不好过,最好能让她彻底“老实”下来,伤残,便是最好的办法。

这边易中海的算盘打得震天响,那头贾张氏正拖着灌了铅似的腿,挪回四合院。

今天轧钢厂的活儿格外重,打扫厕所时她偷了会儿懒,还被队长狠狠训了一顿,这会儿浑身骨头缝都在疼,肚子却不争气地咕噜噜叫个不停。

她摸了摸口袋,这个月的工资刚花得差不多,家里除了半块硬邦邦的窝头,连点油星子都没有。

“总不能饿着肚子过夜吧?”贾张氏皱着眉,眼神扫过院里的几户人家,最后落在了易中海家的窗户上。

她记得今天早上出门时,瞧见一大妈背着包袱,说是要回娘家待几天,这会儿易中海家里肯定就他一个人。

论起蹭吃蹭喝,贾张氏的脸皮比城墙还厚,更何况易中海平日里总对她“和颜悦色”,她便觉得对方心里是“念着旧情”的。

毕竟她是贾东旭的妈,而易中海是贾东旭的师傅,论辈分,她还是易中海的“嫂子”呢。

打定主意,贾张氏拍了拍身上的灰,整理了一下衣襟,脸上挤出一副热络的笑容,扭着腰就往易中海家走去。

刚走到门口,她就故意放慢了脚步,轻轻咳嗽了一声,然后才扬着嗓子喊:“老易,在家没?嫂子来串个门儿!”

屋里的易中海听见声音,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猎物,果然上钩了。

他放下茶杯,起身走到门口,拉开门时,脸上已经换上了平日那副温和的模样:“是张嫂子啊,快进来坐。刚从厂里回来?”

“可不是嘛!”贾张氏一边往屋里钻,一边抱怨,“今天活儿重得要命,累得我腰都直不起来了,到家连口热饭都没有。老易,你吃了么?”

她说着,眼睛已经瞟向了屋里的灶台,心里暗暗盘算着,要是易中海还没吃,说不定能蹭上一顿。

易中海何等精明,一眼就看穿了贾张氏的心思。

他故意叹了口气,往椅子上一坐:“还没呢,家里就我一个人,懒得开火。你呢?吃了没?”

“我也没吃!”贾张氏立马接话,语气里带着几分刻意的委屈,“家里就剩半块窝头,硬得能硌掉牙,实在咽不下去。老易,你家里有酒么?要不嫂子陪你喝一口?就着点啥,垫垫肚子也行。”

易中海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故作爽快地站起身:“行啊!正好我这儿还有瓶莲花白,本来想留着慢慢喝,今天嫂子来了,咱就一起尝尝。你等着,我去炒个鸡蛋,再弄盘花生米,当当下酒菜。”

“哎呀,老易,你太客气了!”贾张氏一听有鸡蛋,眼睛都亮了。

在这缺衣少食的年代,鸡蛋可是稀罕物,平日里她自己都舍不得吃,没想到易中海居然愿意拿出来招待她。

她心里顿时暖烘烘的,觉得自己没看错人——易中海果然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心里还记着她这个“嫂子”。

她哪里知道,就在她满心欢喜的时候,易中海转过身走向灶台,脸上的温和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冰冷的算计。

他从橱柜的角落里摸出一小包东西,飞快地撒进了盛鸡蛋的碗里——那是他托人从乡下弄来的泻药,剂量不大,却足够让人拉得浑身无力。

没一会儿,易中海就端着两盘菜走了出来。

一盘炒鸡蛋,金黄油亮,散发着诱人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