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所开创的新法,则另辟蹊径,重在于‘性’。”
陈安的思绪愈发清明。
“新法前三境实为‘筑基’与‘塑道’。”
正如他当日对清虚子等人所言,这三境,是“知”的过程。
是熔炼万物之性,择契合而取之。
进而将这天地万象的本源特性,尽数归于己身符箓。
此过程,不增寿元,不强肉身。
所求者,唯“道心通明”,唯“与道相合”。
是让自己这颗凡俗之心,先一步与天地至理相通,知晓何为“道”。
“古法是先修命,后修性,以命促性,求得性命合一。”
“新法则是先修性,后修命,以性御命,亦求性命合一。”
殊途,却也终究同归。
“如今我三境圆满,物性尽数归于自家根本符箓当中,自成一体,此境修行已至极限。”
陈安心神凝视着那枚紫意盎然的根本符箓。
“那么,第四境,便当是‘行’。”
“是‘性命交修’的真正开始。”
他缓缓抬起头,望向识海上方的那片混沌虚无。
第四境,金箓。
此境,便是要以三境圆满的符箓为烘炉,以自身神魂为真火,效仿天地开辟时的景象。
采九天清气,引地煞阴华,重炼地水火风。
于这识海一片混沌当中,填充物性,进而证就一点金性不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金性......”
思绪里流转着这两个字眼,陈安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沉思。
“此‘金’,非是五行之金,亦非金银之金。”
“它是不朽,是永恒,是万古不变的一种‘状态’,一种‘锚点’。”
正如他当日所构想。
普照万古的大日,是金性。
清冷亘古的太阴,亦是金性。
周而复始,吹拂不休的天地之风,是金性。
那生生灭灭,却又永恒存在的九天神雷,亦是金性。
甚至于,那佛门所言的涅盘寂静,道家所言的清净无为,皆可称之为金性。
“修行者若能于万千大道中,寻得这一点与自身符箓、自身道心最为契合的金性,将其点燃,昭明己身。”
“便可神魂与肉身合一,脱胎换骨,自成一体,不假外物。”
“是为,金箓。”
“到那时,寿元大增,方才算是真正踏上了长生久视的门槛。”
理论通透,前路清晰无比。
可陈安却依旧静坐于识海之中,未曾妄动。
他在问自己。
“那...我的金性,又当为何?”
这,才是新法修行者想要突破到第四境,最根本,亦是最凶险的关隘。
一旦选错,或是所选非是本心所向。
轻则道基受损,重则神魂崩解,万劫不复。
尽管陈安是此道的开辟者,可修行并不会因此而对他有几分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