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本世界,核心控制区已彻底沦为一座疯狂运转的科研禁地。曾经象征权力与秩序的控制大厅,如今被更加庞大、更加复杂的能量模拟矩阵所占据。
无数闪烁着幽光的符文和数据流如同活物般在空气中交织、碰撞、湮灭。
谢辞置身于这片由他自己创造的、足以令任何智慧生命眩晕的能量风暴中心,暗红色的瞳孔深处,是永不熄灭的运算之火。
距离上次现实世界之行已过去不短的时间,他几乎不眠不休,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那个近乎悖逆的课题中。
失败早已是家常便饭,每一次模拟系统的过载崩溃,每一次能量模型的瞬间瓦解,都意味着一条路径的被否定。
现实世界的规则壁垒,其坚固与精妙程度远超他最初的预估,它就像一面绝对光滑、毫无瑕疵的镜子,任何试图强行嵌入或扭曲它的行为,都会遭到同等力度的、无情的反弹。
但谢辞的偏执,在确认了目标的价值后,会转化为一种可怕的韧性。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寻找规则的“漏洞”,而是开始尝试从根本上“理解”并“欺骗”规则。他将研究重点转向了对苏晚本身存在属性的深度解析。
他调取了苏晚在副本世界期间留下的所有数据:她的能量波动频率、精神力特质、甚至在各个副本中应激反应时产生的细微规则扰动……这些曾经被视为实验样本的数据,如今成了他最珍贵的钥匙。
他试图从中提炼出属于“现实世界合法居民”的那种独特的“印记”或“频率”。
过程极其繁琐且充满不确定性。这就像要从一滴海水中分析出整个海洋的盐度构成,并且还要逆向模拟出这滴水的“源头”特征。
他需要构建一个极其精密的能量过滤器,将苏晚数据中属于副本世界影响的部分剥离,还原出最本质的、与她现实世界身份绑定的“本源信号”。
立体投影中,代表苏晚能量特征的光谱被无限放大、分解,呈现出亿万计的能量微粒。谢辞需要以无与伦比的耐心和控制力,对这些微粒进行识别、分类和重组。
这需要消耗的心神远超之前的任何一次能量对抗。有时,为了确认一个微不足道的能量粒子的属性,他可能需要静止不动地推演数个小时。
幽影定期会向他汇报基地的情况,一切都在冰冷的秩序下运行,但一些细微的波动仍未能完全逃过谢辞的感知。
他知道,表面的平静下仍有暗流,他长时间的“闭关”必然会引起某些存在的猜疑和试探。
但他无暇他顾。与前往现实世界这个终极目标相比,副本内部的这些琐碎纷争,显得微不足道。
在一次关键的模拟中,他尝试将初步提炼出的、极其稀薄的“苏晚本源频率”附加在自己的一缕能量分身上,然后冲击维度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