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星火燎原,秩序初鸣

放逐星渊的湮灭,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联盟乃至更遥远的星域中,激起了层层叠叠的涟漪。那场超越认知的终极爆炸,其能量余波甚至在数个标准日后,仍能被一些高等文明的深空监测站捕捉到。一个困扰了周边星域无数岁月的禁忌之地就此消失,带来的并非全是喜悦,更有对未知力量的深深敬畏与恐惧。

然而,对于联盟而言,这敬畏与恐惧,迅速被一种更为紧迫的使命感所取代。林风以自身为代价换来的“信息密钥”,以及他最后传来的、充满希望与决绝的意念,如同一剂强效的催化剂,注入了这个刚刚经历苦战、领袖“失踪”的文明集合体。

哀悼与彷徨被压缩到了极致。星瞳在短暂恢复后,便以林风道侣与星灵殿继承人的身份,在云鹤真人、周明月、铁疤等核心成员的全力支持下,暂代联盟最高决策之职。她没有时间沉浸在悲伤中,那枚在她掌心微微发热的“信息密钥”,时刻提醒着她肩头的重担。

“钥匙”的解析与技术的飞跃

“造物之墟”实验室的灯光,再未熄灭过。

那枚由林风拼死带回的“信息密钥”,被置于层层防护与隔离的中央分析平台。它并非实体,而是一团不断变幻、时而呈现精密几何秩序、时而化作混沌能量漩涡的光粒。零调动了联盟所有的计算资源,联合弗拉基米尔、鲁格、玄黄阵道宗师等顶尖智者,开始了对其中蕴含信息的艰难破译。

过程极其凶险。这密钥蕴含着“寂”的秩序核心与“冥骸”的混乱本质在极致对抗中产生的“平衡”奥秘,其信息结构本身就充满了矛盾与不确定性。稍有不慎,不仅无法破译,甚至可能引发小范围的概念紊乱或法则风暴。

但收获也是巨大的。

随着解析的深入,一种全新的技术思路逐渐清晰。它不再是单纯地对抗“归墟”的吞噬或毁灭,而是尝试去“理解”其运行的部分底层逻辑,并利用那种奇特的“平衡”状态,去构建一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兼容”甚至“疏导”寂灭力量的防御与攻击体系。

基于此,第二代“秩序信标”被迅速研发出来。它不再仅仅是开辟秩序领域干扰吞噬,其核心被重构,能够在爆发的瞬间,形成一个极其短暂的“混沌秩序平衡场”,这个力场能有效偏转、稀释低强度的寂灭法则侵蚀,并对“清道夫”那种纯粹的秩序抹除程序,产生类似“逻辑冲突”的干扰效果。

同时,一种名为“均衡壁垒”的新型护盾技术开始列装主力舰队。这种护盾并非一味追求刚性的防御,而是如同富有弹性的生物膜,在承受攻击时,能通过内部能量回路的瞬间重构,将部分冲击力转化为无序的混沌波动消散,大大提升了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星门计划的挫折,也因新思路的注入而找到了突破口。零重新校准了空间锚定算法,引入了“平衡”变量,成功稳定了那道失控的空间裂痕,并将其改造为一个临时的、不稳定的“空间跳跃窗”,虽然风险极高,无法用于大规模运输,却为后续的星门调试提供了宝贵的实验数据和技术验证。庞大的星门环体再次亮起,虽然光芒依旧不稳定,但希望重新燃起。

信念的凝聚与文明的蜕变

技术的突破离不开精神的支撑。林风的“失踪”,非但没有击垮联盟的意志,反而以一种悲壮的方式,将不同文明、不同种族的成员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