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技术复兴

晨曦星系,第七科研扇区。

这里是星辰联盟战后重建中,投入资源最多、保密等级最高的区域之一。巨大的环形空间站如同沉默的星环,悬浮在星系外围的虚空中,其内部并非传统的舱室结构,而是一个个被独立力场隔绝的、规模堪比小型城市的实验室与测试场。

主导这一切的,是零。

它的核心处理器阵列,如今已从救世方舟的残骸中转移出来,安置在第七科研扇区最深处,一个由液态能量包裹、层层防护的绝对禁区内。数百年的进化与学习,让它的虚拟形象不再是最初那个模糊的光团,而是变得更加凝实、细节丰富,甚至能模拟出一些微妙的表情变化,虽然那双由数据流构成的眼眸,依旧保持着绝对的理性与冷静。

此刻,零的虚拟投影正悬浮在一个名为“法则编程与物质重构实验室”的中央。下方,数十名来自不同种族的顶尖科学家和符文大师,正围绕着一个复杂到令人眼花缭乱的立体能量构型紧张地工作着。

“第1794次迭代测试,目标:稳定生成并维持‘反熵结晶’结构三标准秒。” 零的声音平静地在实验室中响起,没有丝毫波澜。

能量构型中央,一点微光艰难地亮起,试图凝聚成一种违背常规物理定律、能够自发从环境中汲取能量并降低自身熵值的奇异晶体。光芒闪烁不定,结构在形成与崩溃的边缘反复挣扎。

就在即将再次失败的前一刻,零的投影微微抬手,一道细微到几乎不可察觉的数据流注入能量构型。并非强行干预,而是调整了几个关键节点的能量谐振频率,使其更加契合某种从“虚无之潮”对抗数据中解析出的、关于“存在”稳定性的深层模型。

嗡——!

那点微光骤然稳定下来,一枚只有指甲盖大小、散发着柔和乳白色光晕、内部仿佛有无数秩序光丝流转的完美晶体,悄然浮现,并稳定地悬浮在空中。

三秒……四秒……五秒……

直到第十秒,晶体才因为能量供应模式的微小瑕疵而缓缓消散。

实验室中爆发出短暂的、压抑的欢呼声。虽然只维持了十秒,但这已经是里程碑式的突破!这意味着联盟在人工制造“负熵”材料方面,迈出了从零到一的关键一步。这种材料,对于构建更高效的能源核心、更稳定的空间设备,甚至……对抗宇宙熵增的终极趋势,都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

“测试数据已记录。成功关键因子:引入‘林风道主-存在性场域’模型修正参数。建议下一步研究方向:优化能量注入路径,尝试延长结构寿命。” 零迅速做出总结与指示。

这仅仅是第七科研扇区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