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间内,她也不指望有回家的希望了。工厂虽然不像家,但至少提供了食物和安全的住所。
在这个混乱的时候,安稳的生活,本就是一种奢侈。
“你好,你是夏柳青吧?”一个声音打断了夏柳青的思绪。
她抬头看去,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穿着物资部的黑色制服,面带微笑地看着她:“我是物资部的冉琳,也是负责清点物资的。”
“冉姐好。”夏柳青连忙站起来,有些拘谨地回答:“是的,我是外勤部的物资核对员夏柳青。”
“不用紧张,你们秦部长已经给我们领导说过你了。”冉琳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笔记本,笑道:“以后就是我们俩配合清点物资了。”
“请冉姐多多指教!”
“不敢当,我也是刚上任不久。”两人聊了一会,冉姐给夏柳青讲了一些物资登记的注意事项和技巧,让她受益匪浅。
就在这时,冉琳随身带着的对讲机传来了声音:“呼叫物资部,外勤部第十一小组已经到了乡道,预计十五分钟内返回工厂。收集的物资比较杂,需要人工卸车,大概需要10个人卸一小时。”
“收到!”对讲机里传来一个年轻的女声,“李部长,我是物资部陆佳,仓库后边需要卸货,人数20人,时薪1积分,你安排一下。”
“收到。”
自从接来那几个通信技术专家后,工厂的对讲机系统已经进行了全面升级。
频段被重新规划,功率也大大增强。现在在开阔地带,已经能接收到10公里范围内的信号,即便在城市内,也能接收到5公里之内的信号。
每个部门都有一个单独的频道,还有几个功能不一的公共频道。这种升级极大地提高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效率。
夏柳青悄悄地问身旁的王姐:“外勤部刚才不是说只要10个人吗?怎么叫20个人呢?”
王姐解释道:“外勤部的人只管卸车,我们还要负责把东西挪回仓储区,人自然要多一点。”
夏柳青恍然的点了点头。
工作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
秦阳并没有限制收集物资的种类,反正厂里什么都缺,物资部的人也听话,不管什么东西都往回拉。
外勤部一百多人,分成十几个小组,车队几乎每隔一会就有返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