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战事如火如荼,萧辰连施妙手,整军精武,捷报频传。
然而,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同样进入了白热化。
靖王及其党羽,眼见西线局势在萧辰的整顿下非但没有崩溃,反而越发稳固,甚至开始反攻,心中惊怒交加。
军事上难以直接插手,便将攻击的矛头再次转向了舆论场,试图从后方动摇萧辰的根基,乃至影响女帝凤倾凰的判断。
金銮殿上,弹劾萧辰的奏章如同雪片般飞来。
“陛下!萧辰在西线,名为监军,实乃越俎代庖!排斥异己,擅杀将官,其心叵测!”
“其所谓‘教导队’,耗费巨资,徒耗钱粮,所练之‘三角阵势’,闻所未闻,实乃儿戏,恐误国误军!”
“更有甚者,其纵容商会女子金灵儿干涉军需,以商乱政,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这些弹劾,抓住了萧辰改革中一些看似“出格”的举动,大肆渲染,扣上“擅权”、“靡费”、“败坏祖制”等大帽子,言辞激烈,仿佛萧辰已是祸国殃民的权奸。
朝堂之上,附和者众,一时间,竟显得“民意汹汹”。
靖王更是亲自上阵,在一次御前会议上,痛心疾首地对女帝道:“陛下,萧辰年少气盛,急于立功,其心或可嘉,然其行事实在孟浪!
西线乃国之重地,岂能容其如此胡闹?
若因此导致防线崩溃,臣恐悔之晚矣!
恳请陛下下旨,申饬其行,令其谨守监军本分,勿要再行僭越之事!”
压力,如同无形的山峦,透过重重宫阙,压向了深宫中的凤倾凰。
她虽信任萧辰,但面对如此众多的“忠言”和“担忧”,也不得不有所考量。
朝局的平衡,至关重要。
然而,就在这舆论风向对萧辰极为不利之时,早已准备多时的墨婉清与《京华邸报》,出手了。
最新一期的《京华邸报》,头版头条并非政论,而是一篇题为《西线亲历记:一个老卒眼中的新变化》的长篇报道。
文章以一个在西线服役多年的普通老兵的视角,用朴实无华却真情流露的语言,描述了萧辰抵达西线后军营发生的变化:
“……以前啊,当官的只顾自己捞钱,当兵的饿肚子,见了蛮子腿都软……自打萧监军来了,嘿!不一样了!
先砍了几个喝兵血的王八蛋,军饷足额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