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邸报》说得在理,这是投资,不是靡费!”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墨阁老也联合了一批清流官员,开始发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引经据典,驳斥那些弹劾言论过于空泛,缺乏实证,并大力肯定萧辰在西线取得的实际成效。
“老臣观西线近日军报,士气高涨,连战连捷,斩获颇丰!
此乃萧监军整顿之功,毋庸置疑!
若因其行事与旧例不合便横加指责,岂非因噎废食?”
墨阁老在朝会上,须发皆白,却声音洪亮,据理力争。
一方是言之凿凿的战绩和民间赞誉,有《京华邸报》为喉舌;另一方则是苍白无力的猜忌和攻击。
高下立判。
女帝凤倾凰看着最新一期的《京华邸报》,又听了墨阁老等人的力谏,心中已然明了。
她当廷驳回了要求申饬萧辰的提议,并明确表态:“萧辰在西线,整军经武,卓有成效,朕心甚慰!
凡有利于战事者,皆可便宜行事!诸卿当戮力同心,共御外侮,勿再做无谓之争!”
一场来势汹汹的舆论风波,在墨婉清掌控的《京华邸报》和墨阁老等清流的联手反击下,被成功化解。
萧辰在西线的行动,不仅没有受到掣肘,反而因其卓越的成效,获得了朝廷更明确的授权和更广泛的社会支持。
靖王在府中得知朝会结果和市井舆论的转向,气得再次砸了心爱的茶具。
他发现自己不仅在前线斗不过萧辰,如今在这舆论战场上,竟也落了下风!
那个小小的《京华邸报》,何时有了如此能量?
他阴沉的目光投向宫外墨家的方向,以及那家如今声名鹊起的报坊,心中杀意涌动。
京城的暗流,因为西线的胜利和舆论的导向,暂时变得对萧辰有利。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平静的水面之下,酝酿着更大的风暴。